分享

房县黄酒入列国家地理标志 揭秘千年美酒

 一葉一如来 2019-06-24

4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即日起对房县黄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房县黄酒成为继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之后,该县第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房县黄酒是在房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通过传统工艺酿造而成,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产地仅限房县本地,酿酒所用的糯米、用水、糖化发酵剂均必须采用房县本地出产原料。正宗的房县黄酒色泽微黄,清亮透明有光泽,散发着浓郁醇香,口感鲜甜清爽,在各类黄酒中独树一帜。

房县的黄酒历史悠久,别具特色

相传唐高宗之子李显,被其母武则天贬于房县为卢陵王时,最喜欢饮用这种酒,常到县城西河酒楼喝酒消愁。据说,一次,卢陵王微服私访南山一姓陈名西的老道,卜测以后的福禄官运。老道蹙眉闭目掐算片刻,道:'相公一生多灾难,唯有福星来护佑,眼下官运正行'。卢陵王听之喜形于色,便搀邀陈西老道至西河酒楼雅座,痛饮相谢。陈西老道的神机妙算果真有灵,不久母后被迫退位,卢陵王运转宏钧,复返皇位。房县的黄酒亦随之抬高了'身价',得以世代沿袭,广为流传。到清朝更为普及,据清乾隆53年所修的《房县志》载:'房县人皆爱喝糯米酒,一人喝十几碗不算稀奇,大多喝酒后皆不食饭,有自晚喝到天明者。'可见房县黄酒的独特及酒风之盛。

房县的黄酒,味道甘美,营养丰富,酿制方法十分简单易学。欲酿酒,先制曲,制作黄酒曲事先要采摘一些寥子,除去茎叶,只留花,把浸泡四至五个小时的大米(手用力一搓即碎为宜)捞起沥干水分后,随寥子、甘草等一起碾碎,再把曲母(就是过去做好了的曲子)撒在里边,搅拌均匀,捏成核桃大小的圆球,放在既通风又保温的容器里,盖上香椿树枝,若室温低于摄氏27度,则需盖棉被加温发酵二十四小时,然后晾干即成。为了便于保管,一般用线绳穿成串串挂在梁上。每到夏末秋初,在房县城关和乡间到处都可看到一串串散发着酒香的黄酒曲。

酒曲做好后,随时都可用它酿制黄酒。其步骤是:先把糯米(粘性很强的梗米)蒸熟,晾冷至摄氏二十七度左右,称为'晾糜'。也有浇冷水降温的,称之为'淋糜'。然后把黄酒曲碾碎撒在熟糯米上面反复拌和(酒曲的用量,视其酒曲的能量而定,先可作一下试验,一般常规每十斤生米,有三至四粒即可),拌时用温开水将其熟米中的疙瘩搓碎,温度一般以一捏成团,一放即碎为宜(水多后一是酒不发热,二是酒成后味淡),再把已拌和的熟糯米装进预先洗净晾干的盆子里按紧,盆子正中掏按一个圆窝。室温若低于摄氏二十七度则用一棉被加温发酵,一般二十四小时后可闻到酒香,盆中圆窝涨满了'腹水',酒糟就大功告成了。待酒糟挨盆的地方离开后,将其舀进坛子密封存放。欲喝则将酒糟画出适量七度左右的温开水(夏天用凉水)稀释发酵(叫投酒,糟与水的比例为1:3为宜)二十四小时左右,待酒糟全部浮起,除去酒渣(即酒糟),即是香醇可口的黄酒。

黄酒的营养价值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刚目》中指出: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谴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房县黄酒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低酒度饮料,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房县黄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富含的蛋白质为酒中之最,每升酒的蛋白质为12g,是啤酒的3倍。而且,黄酒中的蛋白质经过微生物酶降解,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也都能在黄酒中找到。据统计,每升酒中的必需氨基酸达3100mg,半必需氨基酸达2830mg.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仅为440mg,甚至更少。其次,房县黄酒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已检测出的无机盐就有15种之多,包括钙、镁、钾、磷等多种常量元素和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喝房县黄酒恰能补充人体锌的需要量。此外,我国居民每日硒的摄入量也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日摄入量相差甚远,房县黄酒中含有的硒比红葡萄酒高约12倍,比白葡萄酒高约20倍,且安全有效,能有效帮助人体补充缺乏的硒元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