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后余生,愿我狼心狗肺,逍遥快活!

 skysun000001 2019-06-24

(01)

高考后,有人放出这张图:

哈哈哈,不知这张图的版权人是哪个?希望允许借用一下。

网上还有个搞笑段子:

有个孩子,辞别父母去读大学。

父亲悄悄走过来:孩纸,你长大辣,是个成年人了。到了大学,会遇到许多许多、许许多多的漂亮姑娘。所以呢,老爸跑了趟药店,给你买了点药……嗯,你懂得。

不是老爸你这……孩子好害羞。

咱家的成人教育,要不要这么开放呀?

带着羞羞的一颗心,孩子到了学校。收拾好床铺,突然注意到父亲替他藏药的箱子……嗯,乘寝室没人,偷偷打开看看。

脸颊涨红,孩子悄悄的打开箱子。

取出父亲买的药,拿到眼前一看:咦,是抗抑郁的药……

孩子当时就崩溃了。

(02)

为什么父亲会给孩子买抗抑郁的药物?

为什么,人生山峰,比之于从小学到大学的陡坡更险竣呢?

因为规则变了。

(03)

大学,是孩子人生重大的转折。

大学之前的规则是,只要乖乖读书,考出好成绩,就是好孩子。

好比老师在黑板上写下:1 1=?你只要回答2,就立即有奖励。

等到进入社会,好成绩有奖励这条法则,就不做数了。

社会是个坏老师,他会满脸狞笑的看着你:猜猜咱们的考题是神马?正确答案又是什么?猜对了有得吃,猜错了饿死你个狗日的!

没有提示,没有线索,就这样让你瞎猜。

有些进入社会的孩子,都被这无厘头的玩法弄懵了。

——读书时,考你正确做事的能力。社会上,考你做正确事儿的能力。没有提示,没有线索,你做对了,鲜花女票蜂拥而至,齐夸你是社会主义乖宝贝。如果你没有做对……抱歉,你就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等那些读书成绩比你差很多的人,等哪天吃撑了,做点善事儿救济你。

做正确事儿的能力,究竟是神马?

(04)

曾国藩年轻时,满腹才华,到京城参加科举。

落榜。

为什么呢?他不明白,自己的学问很厉害呀,为什么会落榜呢?

有人提醒他:孩纸,这个科举呢,只靠了自己的能力不行的,你得学习人际交往,比如说拜个主考官当老师啥的。

明白了。

下次科举,曾国藩备了礼物,找到主考官穆彰阿的门下,求拜师。

穆彰阿收下厚礼,和曾国藩聊了几句,立即被曾国藩的才学震惊:你这孩子有点出息,那啥,后天掌灯时你再来我府上一趟。

欧耶,徒儿谨遵师命。

曾国藩退下,等到了后天,兴冲冲来到。

巧了,他来的时候,穆彰阿正在忙,顾不上见他。侍仆就让曾国藩在空荡荡的屋子里等着。

这一等,就没完没了。一直等到天都黑了,穆彰阿府中已经开饭,却没人搭理曾国藩。他饿得在空屋子里滴溜溜的转。饿到眼蓝,无所事事,就举着蜡烛,看着墙壁上的条幅,消磨时间。

一直等到夜深。

穆府中才出来一个人,对他说:那啥,我家老爷歇息了,你回去吧。

曾国藩无奈,只好灰溜溜回去了。

几天后,他进入考场。拿起题来一看:咦,这题好熟悉耶……赶紧答。

一举中榜。

(曾国藩)

中举后,曾国藩去叩拜穆彰阿:徒儿谢过恩师提携。

嗯?穆彰阿乐了:你这熊孩子,很有灵性哦。将来一定是做大事儿的料子!

(05)

穆彰阿根本就没指点过曾国藩。曾国藩为什么要叩谢?

还有,穆彰阿凭什么断定,曾国藩是做大事儿的材料?

(06)

有种说法称:那天晚上,曾国藩去拜见,穆彰阿却没见他。曾国藩百无聊赖,就举着蜡烛看墙壁上的条幅。

——等到他进入考场才发现,他拿到的考题,跟穆彰阿府中墙壁上挂的条幅,是同一个内容。

所以他才会感觉考题熟悉,顺利中榜。

明摆着是泄露考题,但人家穆彰阿根本就没露面。任谁也抓不到把柄。

最重要的是,曾国藩自己要有对文字的敏感。如果他就是混吃等死的二货,根本不会留意墙壁上的条幅。穆彰阿再想放水,也未必有效果。

——这个可疑的段子,又称心有灵犀,暗示了这个社会的基本法则。

(07)

社会究竟是什么?

社会,就是个情绪化严性的小女生。

她想要什么,绝对不会告诉你。这就好比在读的大学狗,都渴望读个好专业,可等你毕业之时,社会最偏爱的专业是哪个?社会不会告诉你,你绞尽脑汁各种推测,等毕业后发现全都不靠谱。

没有提醒,没有线索,你还必须要猜到——一旦你猜到,就可以按倒社会狂捶。

如果你没猜到,社会就会把你按倒狂捶。

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不服你去死。

(08)

大学生涯,除了掌握知识之外,还希望你获得更重要的一种能力:

悟性。

悟性不是科学。

而是玄学。

玄学的意思,就是没道理可讲。

每一个步入大学的孩子,都如走入穆彰阿府中的曾国藩。人家根本不告诉你来干什么,你自己也不知道——但如果,你在穆府中专注的研究过墙壁上的条幅,你的人生就算嬴了。但如果你不该看的全都看了,却偏偏没有注意到该看的,那就谁也帮不了你。

要如何训练我们,才能够于大学生活中,捕捉到那最重要的东西涅?

(09)

大学时期,你需要在五个方面训练自己:

第一是思维的开放性。

思维的开放性,表现在好奇心上。

好奇心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好奇心。比如对知识,对思想,对人性,对智慧的浓厚兴趣。另一种是颓废的好奇心,比如说陷入到对不良嗜好的无力自拨。

开放性表现在积极的好奇心上,这类人视追求智慧为已任,内心有强大的驱动力。哪怕是遭受挫折,也不会气沮放弃。

第二是明朗性。

做人要大方,要开朗。不能跟个受气小媳妇似的,见人就忸忸怩怩,跟人说句话,耳根子都要发红高热。所有的高等教育,都鼓励年轻人要开朗大方。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人心中同时具有内向与外向两种特质。但由于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长达十几年的内向激励,许多孩子的外向性被压抑了。而大学,正是恢复你外向天性的最好时机。

第三是宜人性。

什么叫宜人性?

就是做人要善良,不可以有坏心眼。

有坏心眼的孩子,一入社会就被人家看得清清楚楚。就算是哪个老板一时眼瞎招你进来,一旦你坏心眼暴露出来,合作机会就不复存在。宜人度较低的孩子,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古人说最高的智慧是德性。知识不足,咱们可以学,可品德有问题,不会有人给你第二次机会的。

第四是沉静性。

就是性格比较成熟,不是那么孩子气,不是那么情绪化。

成熟的人活在当下,情绪化的人则有两种,一种是陷在此前以往。比如你这边正好端端的说事儿,他忽然嚎淘大哭,因为他想起幼年时,他想要吃屎,父母却不让吃。父母的教育带给他一世拂不去的心理阴影。第二种是无端为明日担心,这又有个说法,叫缺乏安全感。总之这两种人,与之共事,犹如照顾不省心的巨婴,所以这两类人是很难为社会接纳的。

第五是尽责性。

就是靠谱之人,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这类人懂得人性,懂得沟通技巧。与之合作,他会让你有种“全局了然于心,一切尽在掌握”的真切实感。这是职场上最急缺的人,而要成为这类人,无非是懂得点心理学,知道人际沟通最忌透明人心态。就是那种我知道了,就以为人人都知道的幼稚之心。说话做事,一定要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一旦你成为这样的人,人生就豁然开朗,再也没有艰难可言。

(10)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是说人类社会的处世原则。会向弱者提出极高要求,会向强者提出极低要求。

——人之道,是说人类的分配法则。会让强者通吃,却把弱者的裤头都剥光。

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明星黄渤说过:他未成名时,在剧组时常被人算计,各种欺凌,各种勾心斗角。等到他成名之后,四面全是温柔善良,算计没了,欺凌也没了,拿到的钱还多了——这就是天之道,与人之道共同起到作用的缘故。

所以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有句台词:人要活得愉快,就得把自己踩成一块堂而皇之迎来送往的地毯。否则,你没有这种能力,却享受上这种生活,总会有人替天行道,把你打回原形。这句台词,说得正是老子的天道与人道。当我们知道这个法则,就知道我们的人生,全看我们大学时期如何努力,如果我们挑战自己不成熟的性格,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训练自己的开放性、明朗性、宜人性、沉静性与尽责性。那么,伴随着我们能力的增长,人生之路就平坦如砥。反之,如果我们执拗不肯,执意要让自己成长停止,让认知停滞于中学时期,那么我们未来人生之路,就如无垠的高峰,横亘在我们面前。借网友的一句话:往后余生,愿我无坚不摧,愿我百毒不侵,愿我刀枪不入,愿我狼心狗肺,愿我逍遥快活。这才是我们该有的人生,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