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116年的战争显然无法一气呵成,世界上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坚持数十年从不间断的战争。因此,英法百年战争也是经历了几代人的接力,多个回合比拼的结果。既然是拉锯战,那么双方比拼的必然是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环境、军事水平、外交手段等全方位的较量。 1 让我们回到上次提到的时间,也就是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自称为法国国王并联合了法国东部的好邻居——同样分裂自法兰克王国并自称正统的神圣罗马帝国,组成了名义上的“反法同盟”,对抗强大的法兰西。腓力六世显然不能无动于衷,他意识到了英国的野心早已不仅仅只是占有弗兰德斯,而是整个法兰西!次年,也就是1338年,腓力六世公开宣布没收爱德华三世在法国境内的一切领土,积蓄多年的仇恨和矛盾终于爆发了。考虑到法军强大的实力,爱德华三世选择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扭转局势。然而悬殊的实力差距致使初期的英国碰了一鼻子灰,在第一次以德意志大军为主的进攻及第二次的对峙中,英军只取得了破坏45座村镇的“光荣战果”,便草草收场。可以说,1338年至1339年的大战基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双方并没有实质性战果。 局势的逆转发生在1340年,法军见局势有利,希望乘胜追击,便对英国的盟友弗兰德斯发动大规模进攻。无法坐视盟友覆灭的爱德华三世亲率250余艘英军战舰与2.2万英军士兵驰援弗兰德斯,并遭遇了封锁港口的法军。法军拥有190余艘战舰与2万士兵,当然了,拥有热那亚弩手支援的法军自信满满能够把英国人彻底赶回英吉利海峡。就是在此战,英军著名的长弓手发挥了其强大的实力,缺乏重甲防护的法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即使这些军人此前曾经遭遇过长弓手。这场著名的经典战役里,英军取胜的原因有很多,篇幅有限不展开论述。长弓手并不是胜利的主要原因,但这一兵种却是将来大陆战场上法军的梦魇。英军以四千人的代价消灭了法军一万八千余人,使得法国的海军在很长时间里一蹶不振。这场战役使得法军在之后的上百年里都失去了制海权,英国人能够源源不断地从本土运输部队在法国作战,此后的战争基本全部发生在法国本土,给法国的无辜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噩梦。当然了,当时的双方都无法想象未来的局面,爱德华三世只知道自己能够顺利从本土运输部队进攻法国了,而腓力六世也同时理解了这一状况。不过爱德华三世此时没办法乘胜追击了——1344年他很不幸地宣布破产了。而英国政府的破产形成了个连锁反应,甚至佛罗伦萨的两家银行也因此倒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好战争经济学是多么的重要,要知道此后的许多军事强国都栽在经济上。 呢绒产业改变了欧洲 爱德华三世显然不是一个平凡的国王,他颁布了一道法令,国家大力扶持本国呢绒产业,同时禁止外国的呢绒输入。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某非常富有的总统也在这么做,只不过那位总统要强硬很多,而且他的国家比当年的英格兰不知强到哪里去了。在600多年前,这种政策的强大是难以想象的,让英国在短短数年内便几乎垄断了整个欧洲的呢绒业,同时给了爱德华三世一个“英国呢绒之父”的雅号。强大的呢绒业为英格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使得英国得以有机会正面对抗两倍人口于自己的法国。 2 1346年,爱德华三世亲自率领九千人渡海进攻法国,腓力三世则亲率三万余人正面迎敌。一反此前的小规模军事冲突,此次是英法两军主力第一次在陆地上正面交锋。由于爱德华三世的诺曼底登陆行动,使得法国一时措手不及,加之以往对于英国的轻视,这一切都为之后法国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抢占先机的爱德华三世不留片刻犹豫,便率领机动兵力长驱直入,甚至还焚烧了巴黎城外的村庄,使得整个法国陷入了恐慌。在得知英军渡过塞纳河之后的腓力六世再也坐不住了,他联合了倒向法国的神圣罗马帝国与热那亚盟友,决定给持续破坏自己领土还阴魂不散的英国人好好上一堂生动的军事课。然而奉行焦土政策围堵英军的法军却迟迟追不上他们的宿敌,无论是士兵还是贵族甚至是腓力六世本人都开始变得急躁,这导致了自信为“微操达人”的腓力六世之后发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命令——在找错方向之后,竟然直接命令大军右转进入森林地带。 黑太子爱德华 大家可能没有什么概念,可以想象一下法军长达10多公里的急行军阵型如同神龙摆尾一般帅气地回眸?怎么可能?事实上大家挤成了一团,掺杂了愤怒与急躁的法军顿时陷入混乱。而这时在远处的山坡上,整备了1.5万人的英军已经严阵以待了,更巧的是此处是此前的英国领土,爱德华三世对于地形相当熟悉。战争的过程此处不做展开,结果就是拥有近万名最强的重装骑士,还有各路盟友,兵力近四万人的法军被英军打到惨败,留下了1524具勋爵、骑士与15000余名士兵及成千上万战马的尸体——而英军仅仅损失了不超过200人。这场战役爱德华三世生动地用敌人的生命教育了整个欧罗巴世界,从此热那亚弩手的地位一落千丈,大家纷纷意识到了优势射程的恐怖,从此开始培养长弓手。但是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留给战败的法国了,不久之后,士气大振的英国人夺取了加莱要塞,为之后百年的侵略夺取了重要的陆上军事基地。1347年,英国人又在本土击退了侵略的苏格兰人,使得法国的夹击策略彻底破产。 不过凡事总是会遇到意外,如果说英军休整之后重新进军,没有人能够预料到法国的命运。但是在1348年,一个共同的敌人降临欧洲大陆,使得英法两国得以暂时放下仇恨,停战十年。 这个敌人我们都很熟悉——黑死病。 一种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蔓延开来 智囊速记 黑死病即我们所说的“鼠疫”,英文名plague,常见症状有发热、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传播途径主要为鼠蚤叮咬、飞沫、皮肤伤口、消化道感染。 三年内死亡近三千万,这场病让欧洲的人口花了150年才复兴,这也难怪欧洲人会谈“黑”色变了,从此黑色在欧洲人的意识里成了灾难或不祥的代名词。 现在是2018年11月11日19:18,100年前,一场席卷整个西方世界,号称“The war to end all war”的战争,落下了帷幕。从古到今,战争从未改变,这场号称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并没有结束欧洲的混乱,反而开启了二十年后更加疯狂的灾难。或许唯一终结的,就是上千万无辜的生命,以及数千万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如果说百年战争中对立的英法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弱小走向强盛,那么五百年后世界大战中并肩作战的英法则是从文明走向疯狂,从辉煌走向没落。历史是慷慨的,任何一个时代的宠儿都会大放异彩,让后世讴歌赞颂;但历史也是吝啬的,兴衰更替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然经历的过程,但是在大国博弈之中无辜的生命,却总是难免被人遗忘;同时历史也是残酷的,无论怎样努力都逃脱不了轮回的宿命。在灾难终结的一百年后,我们只希望灾难,不要再以如此残酷的方式,重现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