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轻机枪、通用机枪,依然不能撼动重机枪,在战场上的地位?

 昵称531237mm 2019-06-24

之前的战争中各国所装备的枪械,还都属于手动栓式步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拉大栓”。自从第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发明之后,武器的发展史便进入了速射武器时代。重机枪这种可怕的“人肉收割机”开始广泛地应用到战场上。

马克沁重机枪是人类历史上公认的,第1款真正意义上的速射武器。也正因为重机枪的出现打破了原先的战斗模式,将原先的步兵集团冲锋战术,发展到堑壕战模式。在很多现代影视剧中,对于重机枪的表现也是非常不正确。

重机枪可以认为是能够连续射击的重型枪械,很多种机枪在影视剧中都是放在士兵堑壕里面,进行火力压制的武器。其实真正的重机枪都有自己的机枪阵地,一般都布置在步兵阵地之后的一段距离,不然很容易成为敌人重点照顾的对象。

战斗过程中重机枪作为火力支援武器,重机枪往往通过连续不断的点射实行压制,让对方的步兵难以进入相应的战斗位置。重机枪从射击距离上来看非常远,而且从状态上来看,射击精准度比较高,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一道屏障,压制过程中进攻的敌人无法逾越。

这就是重机枪在战斗中的主要任务,所谓的压制任务不仅仅是压制对方的火力,把敌人的机枪点打掉,更主要的是防止敌人步兵的进攻。重机枪由于体积比较笨重,所以在战场上难以灵活的转移,在突击作战时攻击方不可能抬着沉重的重机枪进行突袭作战。

因此轻机枪便发展开来,轻机枪由于其结构的问题,导致机枪在开火时射程远低于重机枪。在战场上很难形成有效的压制作用,不论是射程还是火力持续性,轻机枪都远远不如重机枪,这也是为何现在突击步枪和班用机枪都能够达到连续射击的目的。

重机枪依然能够在部队中服役的原因,在二战中德国发明了通用机枪,这款机枪虽然说是兼顾了重机枪和轻机枪的特点。但是火力持续性和射程上远,不如真正意义上的重机枪,MG42通用机枪,是作为下一级的支援火力,灵活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战场上很难撼动机枪的位置。

主要是因为重机枪具有超越射击的功能,也就是说一款重机枪可以当作曲射火力来使用。在执行超越射击中,机枪可以稳定的向特定区域喷洒弹药。一旁的观测手,拿着望远镜指引机枪手不断的修正射击目标,对敌方集群目标进行有效打击。

这一点上轻机枪和通用机枪很难做到,不过现在战场上笨重的重机枪在战场上存活的时间越来越少。最常见的狙击手就是机枪阵地的天敌,不过现在战场上由于各种机动车辆,把机枪当做车载机枪使用,移动起来非常方便,也解决了重机枪灵活性差的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