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sos天外飞仙 2019-06-24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月赋》

(谢庄 公元451年)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

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乃清兰路,肃桂苑,

腾吹寒山,弭盖秋阪。

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

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

白露暖空,素月流天。

沈吟齐章,殷勤陈篇,

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

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

味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

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

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

朒脁警阙,朏魄示冲,

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增华台室,扬采轩宫。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

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

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连观霜缟,周除冰净。

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

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

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亲懿莫从,羇孤递进。

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

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

徘徊房露,惆怅阳阿。

声林虚籁,沦池灭波,

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

满堂变容,回遑如失。

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

岁方晏兮无与归。

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

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白话文:

陈思王曹植,

因友人应瑒和刘桢之先后去世,

闲居在家,不免忧思重重。

阁下长满了绿苔,台榭之间,

也堆满了尘埃,

心里默默在难过、不快乐。

于是,半夜里起来去

清扫长满了兰草的道路,

整理桂苑,在寒山之中奏起了音乐。

在出行时从简,于秋坡上行走,

不再打着大伞。

是时,横斜的银河在东方划出一条界线,

太阳运行的方位与线路,也发生了变化,

已从夏至时的偏北移向了冬至后的偏南,

现在季节正处在秋冬之交。

腾腾的雾露,使天空朦朦胧胧的,

而明月的光芒却仍然漫天照射。

他用低声沉吟《诗经·齐风》

的“东方之月”;

反复念诵《诗经·陈风》的“月出皎兮”。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并即拿出笔和木板交给王粲,

请他撰写文章。

王粲向陈王曹植施以跪拜礼后说:

我生在东方僻壤,

长在山野中的一个不学无术之士,

本领有限,深怕有负君王重托之恩德。

据我所知,地沉静在下,天高朗在上,

天地形成之后,日具有“阳”的德性,

月具有“阴”的精华。

太阳挟着扶桑光彩自水里出来,

月亮当太阳落入长满若木花的幽谷后,

相继出来。

且引着黑兔奔驰在天帝之台榭,

又聚嫦娥于帝之后宫。

月初,月亮出现在东方,

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

它则以上弦下弦之“月缺”现象,

警戒人们不可自满;

初生的月与成形之月,

则以月之盈亏,

启示人们应保持谦虚态度。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月亮,一般都顺着地支十二个时辰运行,

当月行至某一星宿时,

就会发生天象的变化:

如遇到毕宿星,就会下雨;

遇到箕宿星就会刮风等。

月亮还能为三台星座的星增加光华;

也能为轩辕星座的星发扬光彩。

月亮的光华照进三国东吴,

而孙吴之帝业就繁荣昌盛;

照到西汉,

而使李夫人育女为皇后,

汉道因此大顺大通。

当雾气散去,大地一片澄洁,

乌云都蜷缩到天边,

洞庭湖开始兴波作浪,

湖边秋树也首见落叶。

黄菊的芳香弥漫于山巅,

寒雁的哀鸣也流浇在沙滩上。

见那清朗的明月冉冉升起,

向大地播散下柔和的光辉。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群星的光华被清朗的月光所掩盖,

那长长的银河,

也因明月而失去了清晖。

皎洁的月光照耀得大地

如蒙上了一层白雪;

那蔚蓝天空在月光下有

如澄明透辙的镜子。

宫中一爿爿高楼,

被月光照得同霜一样的洁白,

周围的台阶,

也被照得似冰一样的明净。

在如此月夜美景的逗诱下,

君王讨厌白昼娱乐,

而喜欢夜晚的欢宴。

于是,停止了一切歌舞与音乐,

离开点着辉煌蜡烛的宫室,

来到月光照射着的厅堂,

端上喷香的美酒,

奏起幽雅悦耳的琴音,

终于在月光下陶醉了。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在这凄凉的月光如水的寒夜中,

竹林里发出一种如歌似乐的声响。

这时,至亲好友都不在身边,

聚拢来的是一些孤身

羁旅在外的人们。

大家在听着夜晚鹤鸣之声,

特感凄清;

又闻到北方民族的音乐,

奏的是一些凄凉的曲调。

这些游子,也抚琴调起弦来,

选奏那些风格委婉的乐曲。

比如:饱含迟徊怨慕情调的

《防露》和《阳阿》等古乐曲。

于是,原来那些树林因风

而发出的天然声响,

现在也消失了;

原来满是波纹的池水,

此时波纹也不见了。

总之,大气沉寂,万物歇息。

在这种情景下,游子们心情郁结,

满腹悲苦向何处寄托?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找谁宣泄?惟有对着寒月倾诉。

其歌道:

“远方的良人啊,音讯隔绝。

地虽千里之隔,而明月却可共享。

迎风叹息啊,哪能停歇不唱!

可是山山水水路程实在太远,难以跨越。”

歌声未歇,而残月影子却将沉没。

于是,满屋子里的人们都变了颜色,

在徘徊着,彷徨着,像丢失了什么似的。

又接着唱道:

“月亮已落啊白露将干,

时间已晚啊无人与我归还。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回去吧,

秋天的微霜会沾湿了人的衣衫。”

曹植说:好。于是命令侍从的下人,

捧酒祝贺,进献玉璧。

并表示牢记王粲的美言,

反复诵读,永不厌烦。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月赋》作者介绍

谢庄,生于公元421年(南朝宋永初二年),卒于公元466年(南朝宋泰始二年),字希逸,南朝宋著名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 谢弘微子,东晋文学家谢灵运的族侄,以《月赋》闻名。

谢庄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中舍人。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

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谢庄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

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谢庄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以《月赋》闻名。

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谢庄任太子中庶子。是年作《赤鹦鹉赋应诏》。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谢庄初为刘劭辟为司徒左长史。孝武即位,除侍中,作《密诣世祖启》、《索虏互市议》、《申言节俭诏书事》。

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谢庄为左卫将军、吏部尚书。上表求解职,不许。作《上搜才表》、《与江夏王义恭笺》、《宋明堂歌九首》。

宋孝武帝孝建二年(公元455年)谢庄为尚书,奏表以闻降甘露。

宋孝武帝孝建三年(公元456年)谢庄坐辞疾多,免官。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谢庄起为都官尚书。作《奏改定刑狱》、《瑞雪咏》、《为八座太宰江夏王表请封禅》等。

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谢庄为吏部尚书,迁右卫将军,加给事中。作《舞马赋应诏》及《舞马歌》。

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公元459年)谢庄作《刘琨之诔》。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谢庄又为侍中,领前军将军。改领游击将军,又领本州大中正,晋安王子勋征虏长史、广陵太守,加冠军将军。改为江夏王义恭太宰长史。是年作《和元日花雪应诏诗》、《皇太子妃哀册文》。

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谢庄又为吏部尚书,领国子博士。作《宋孝武宣贵妃诔》。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公元464年)谢庄除吴郡太守。作《孝武帝哀策文》。

宋明帝刘彧泰始元年(公元465年)谢庄五月为前废帝刘子业所囚,十一月明帝即位后获释。作《泰始元年大赦诏》、《让中书令表》。

宋明帝泰始二年(公元466年)谢庄卒,时年四十六岁,追赠右光禄大夫,常侍如故,谥曰宪子。

谢庄在刘宋的诗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一些写景诗,幽雅可读。他注意诗歌的声律,是永明诗歌的先导和前奏。谢庄还有一些杂言诗,其中某些句子,已经透露了唐人七言歌行的风味。

谢庄的诗中,完全看不到谢灵运的焦虑和颜延之的激昂,仅有的一点乡思,也没有超出怨而不怒的范围,有一些好诗写的得流丽凄婉,毫无窘涩之态,颇足体现他作为门阀领袖的大家风范。

谢庄另有《殷贵妃诔》、《月赋》、《赤鹦鹉赋》等文,其中都有一些可读的好句。 他所著的文章四百余篇流行于世间。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月赋》作品介绍

《月赋》是南朝宋辞赋家谢庄所写的一篇文章,句式以骈偶为主,又杂以散句,显得整齐而富有变化。全赋写月神采飞动,用笔柔和细腻,风格清雅秀美,读来诗意盎然。特别是篇末所系两诗,一咏明月,一咏落月,感叹岁月流逝,再致怨遥伤远之意,情思绵邈,韵味悠长,既总结全篇,又与篇首“沉吟齐章,殷勤陈篇”相呼应,反映了此赋结构的精巧完整,并昭示南朝赋在总体上走向诗化的趋势。

关于《月赋》的创造年代,现有史料没有直接明确记载。但可以考证求出答案。谢庄《月赋》以虚构陈王曹植与文学侍从王粲的对话来描绘月亮,抒发羁旅孤独、“怨遥”、“伤远”之感,思人怀归之情。这正切合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间刘骏与谢庄的各自身份、处境和他们的关系。

《月赋》作孝建元年(454)前,在此前已被刘骏、甚至为有文人相轻习气的大文豪颜延之等人称美,孝武帝刘骏熟知《月赋》,《月赋》与刘骏有关系。

不仅如此,刘骏是个有文学才华的人,虽然他不是个懿德之君,他在称帝前,就是个文采横溢的藩王。

刘骏在元嘉二十八年也是被贬失意的。元嘉二十七年,坐汝阳战败,降号镇军将军。又以索虏南侵,降为北中郎将。二十八年,进督南兖州、南兖州刺史,当镇山阳。寻迁都督江州荆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四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持节如故。刘骏被贬远离都城建康,与陈思王植远离都城洛阳也有相似的地方。

谢庄与王粲都是世家子弟,贵公子孙,又同是当时的文章之杰,漂泊四方,他们的相似自不待言。而且史料可以证明元嘉二十八年谢庄是跟从着刘骏为侍从的。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元嘉二十八年“六月壬戌,以北中郎将武陵王骏为江州刺史。荆州之江夏,正距洞庭湖不远,六月后不久正是落叶的秋天。

谢庄创作《月赋》是在南朝刘宋元嘉二十八年六月之后的秋天。当时是作给武陵王刘骏等人看的。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谢庄已回都城建康了。

《月赋》巧妙地虚构曹植同王粲夜半赏月抒怀的故事,展开三层描写。

开头一段写吟月,中间两段写赞月,最后三段写叹月。全文紧扣月色,逐步推进,将月景与人情交融一体;由人写月真切自然,引典咏月典雅优美。

《月赋》以曹植方丧好友应瑒、刘桢,中夜不眠开篇,引出咏月的主题,点明观赏明月所具有的特定时节、环境和情趣。在深秋时节,天高气凉,夜深人静,月色最美,“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白色的露气朦胧弥漫,明洁的月光洒满天空,大地仿佛披上了银色的薄幕。这时,怀有几分忧愁,漫步在兰路桂苑、寒山秋坡中的主人曹植,悠然对月伤怀,发思古之幽情,低声吟诵着《诗经》颂月之章。这游吟古诗的情趣,又引起赞月的激情,而以假托曹植命王粲作赋的形式铺写出下文。

《月赋》接着两段假托王粲写月色之美。作者写月富有传神之笔的是,首先写月亮的功德美。在宇宙间,天地形成以后,日以阳德,月以阴灵,太阳挟着扶桑的光彩从东方的水里出来,又向西方若木的幽冥中落下,而当太阳落下之后,月亮总是继而升起,依时照明。而月亮又能以它的盈亏变化启示人们谦虚自省,不可自满。月亮还能传授天命,预示人事,传说吴主孙策之母梦月入怀而生他,遂使东吴王业昌盛;汉元帝皇后之母梦月入怀而生她,因得以成为皇后。这里连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描写月亮继日而照、戒示人世、预兆命运之德,神奇莫测,引人入胜。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月亮既有神奇的美德,更有自然的美色。秋高气爽,天地清旷的环境气氛,为月的出现作了生动的渲染。继而一轮明月缓缓地升上天空,柔和的光辉照射着大地,显得格外的清洁明亮。接着三层侧面描写,具体地展现迷人的月色美。仰望天空,明月当空,天上的群星和银河顷失光芒而黯然无色,这里衬托鲜明,突出了月光的皎洁。俯仰上下,作者连用雪、水、霜、冰四个比喻,形容在月光笼罩下的银色世界:大地好象蒙上了一层白雪,天空犹如水色明澈,排排高楼如同霜一样的洁白,处处台阶恰似冰一样的明净。第三层以君王观月的激情来烘托,强烈地烘托出月色迷人的魅力。

《月赋》最后写叹月,以歌继赋,欲止未尽,别有一番情致。作者假设君王赏月,乐而生悲,身处皓月深夜之中,耳闻竹间风声,晚夕鹤鸣,凄凉羌笛,委婉琴曲,续诗两首,深切地表达了由赏月而产生的怀人之情和岁幕之感,创造了“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千古佳句。最后又假托曹植称赞王粲作赋之美,收结全篇。

《月赋》是一篇成功的咏月杰作,构思新奇,意境清美。《月赋》是四六骈文的代表作,向为人们所称道。它假托曹植、王粲月下游吟,描写迷人的月夜景色,抒写寂寞忧伤的情怀,风格明净,文辞清丽,艺术成就甚高。

风度飘然可挹月景意趣洒然千之古名赋《月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