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红冻料如今的收藏价值,真不容小觑:既继承了纯色南红+冰飘两方的优点,又融汇贯通创造出强冻胶质、多色变化的特征,难怪冻料的收藏热潮一年接一年不减。 不过今天想要说的是,冻的价值决定因素不仅在于冻与红肉的品质,其实它所形成的位置,也将会对其未来的升值空间产生影响。 ![]() 富贵花开,柿子红白冻 一、 冻的形成位置有哪些?常见的冻料,所在的位置可以说是非常随心所欲了。它与原石形成有关,也与后期取料有关。总的来说,按比例和位置不同,冻和红肉有这么几种常见“相处”模式 —— 上下型 01![]() 富贵添喜,包浆老料柿子红白冻 这种结构的冻料,非常适合局部立体镂空剔雕。以红肉做底托,刀刀剔出冻肉的层次,营造质地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左右型 02![]() 观音,柿子红白冻 冻与红肉不相伯仲,相得益彰。左右的结构,尤其适合雕刻人物侧面,或者意境类的题材~ 中间型 03![]() 喜上眉梢,柿子红白冻 一层红肉、一层冻,层次分明,这种“夹心”式的构造,实在太有趣了~ 交织型 04![]() 渔舟唱晚,柿子冻意境巧雕 韵律感极强的冻质,流动如云,晕染如墨...它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演绎着冻料的独特。雕刻这种料子,非常考验雕刻师的工艺,以及对这块料子的理解! ![]() 宝宝佛,黄油冻意境巧雕 如果说以上几种冻形成状态,都看似有些散漫,需要匠人巧作才能发掘它们的美;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另一种冻,在形成时就有了天造地设的精妙安排了:它恰好被一圈红肉围裹着,组成了特殊的“金包银”的结构! ![]() 招财童子,柿子红白冻金包银 二、 什么是金包银结构?金包银,最早引用于和田玉中的洒金全皮白籽料的描述。对比来说,和田玉洒金皮包裹着洁白的玉肉,和这个称呼的确更相得益彰。 ![]() 妈祖,收藏级金包银柿子冻 不过从结构上来说,南红冻的这种金“包”银的说法还是成立的。再进一步延伸,玉中带有呈内外包裹结构的两种料质,其实都可称为金包银。 三、金包银冻料有什么特征?首先,必须是全包围结构的冻肉组合才行。即外面一圈红肉、中心位置包围着里面一圈冻肉,这样的趣味构造。 举个例子。像下面这一件喜相逢,虽然已经是很完美的包围结构,但顶部没有红肉完全包裹,因此无法称为金包银。 ![]() 喜相逢,柿子红白冻镶嵌18K金 其次,红冻依然要分明。外围的红肉,纯、润、精,内部的冻肉,纯净无杂、润度、胶质感要够强,两者界限清晰,没有肆意的交织混杂; ![]() 大日如来,柿子冻金包银打灯对比图 四、金包银冻料的收藏价值?冻料的形成,不易也不稳定。要在千百种随机组合中,正好能取出一块符合外围红肉、正中内核晶莹冻肉的好料,更是难上加难; 而金包银冻料的难得,还尤其体现在雕刻佛像人物题材上。这种特殊的冻肉结构,颇能营造佛光由内而外万丈普照之感,艺术欣赏价值自然是更高了一层。 ![]() 大日如来,充满料子本身营造出的美 另外从收藏趣味性而言,在南红冻料这个越发火热的领域,料奇工精的好作品收一件少一件太正常了,更何况是金包银这样罕见、特色的少见品类。 ![]() 富贵添喜,柿子红白冻立体剔雕 再接地气一点说,金包银也正好应了金银两得、财源不断的好兆头呢~ 如果遇到了合眼缘的藏品,还是建议大家及时入手为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