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7年,韩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个是日食。但是因为战国时代发生日食很有规律性(跟现在差不多),且宋代科技发达并不怎么封建迷信,司马公就一笔带过了。 而第二件大事司马公则颇费了写笔墨。 这件事就是,三月,大侠聂政杀了韩国相侠累。 虽然挺耸人听闻,但这种事在战国时代也挺频繁的。就在前几年,楚声王就被侠客给杀了,这才有了颇爱吴起的楚悼王继位。 但是和别人不同,韩国相侠累死得很有荣誉感。 为什么呢?因为杀他的侠客聂政,是跟豫让齐名的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 一个北乔峰,一个南慕容,都是可歌可泣响当当的汉子。 要说聂政有多流芳千古呢?清代《聊斋志异》里蒲松龄让他跑过龙套。 《聊斋志异》里是这么讲的: 明代的怀庆潞王特别荒淫,没事就爱抢个大姑娘小媳妇,搞个绿帽惠民行动什么的。 有一天,王生的妻子被他看上了,就叫人抢回去。 这帮狗腿子也是彪啊!直接到王生家里把人家爱人拖出来了。 王生是个书生啊,手无缚鸡之力,根本打不过这帮彪汉子。只好藏身在聂政墓地,希望妻子经过这里,能远远地和她诀别。 不多时,妻子到了这里,望见丈夫,便大哭着扑到地上。王生悲痛的心情无法抑制,不觉哭出声来。 这帮彪汉子一见王生,立即把他逮住,就用鞭子抽打他。 但是他们没想到,夜间施工扰民啊! 说时迟那时快,聂政的坟就冒了青烟。一个威猛的侠客手持利剑一跃而出,大声喝道: 我是聂政! 良家女子岂容强占。 看在你们身不由己的份上, 暂且饶恕你们。 给那个昏王捎句话, 若再不改恶行,隔天就割他的脑袋! 众人大惊,弃车而逃,男子也进入坟墓不见了。王生夫妇叩拜了聂政墓回家。而潞王的淫威从此也有所收敛。 由此可见,聂政在主流文化圈是有流量基础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 刺客那么多,为什么聂政如此优秀?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是个有感情的杀手。 聂政本是轵县深井里人,因为一时意气杀了横行乡里的恶霸。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带着母亲和姐姐逃亡齐国,当起了屠夫。 本来余生平淡,岁月静好。但有一天却突然来了个叫严仲子的人,邀请聂政吃酒宴。 宴席中,严仲子说,他本是韩国贵族,但因为得罪了国相侠累而遭到迫害和追杀。他希望有人能帮他报仇。来到齐国,听说聂政武功高强,希望能助他一臂之力。 聂政十分感动,但还是拒绝了严仲子。对他说: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但是严仲子却不放弃。在聂政的老母亲过生日时,严仲子亲自送来两千两黄金作为寿礼。 聂政十分感动,但还是拒绝了严仲子。对他说:我还有老妈要养,实在不能帮你杀人呀。 严仲子也没强求,表示深切理解之后就黯然离开了。 可是你们别忘了,聂政是个有感情的杀手啊!这件事他记在了心里。 某年某月某一天,聂政的母亲过世了。 给母亲发丧之后,聂政就来到了严仲子的家中,对严仲子说:我老妈过世了,现在我帮你去杀侠累。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仗义每逢屠狗辈! 严仲子大喜,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沃土。立即决定派一队人马辅佐聂政。 但聂政却笑道:杀个宰相多大的事?老子这么多年的猪白杀了? 于是单人独骑奔赴韩国国君殿。从殿门一路杀到堂前,侍卫们被他斩得如同猪狗毫无抵抗之力,更多的人丢盔卸甲仓皇逃窜。 聂政拾级而上,将还未来得及逃跑的侠累擒住,一剑刺死。真如宰猪般轻而易举。 但此时聂政却没有离去,反而用剑割掉自己的面皮、挖出眼睛、剖开肚皮,壮烈赴死。 韩国震怒,让人将聂政丢在集市中曝尸,并悬赏捉拿幕后主使。 过了很多天,一个女子来到集市,抱着聂政的身体嚎啕大哭。 她说:这是轵地深井里的聂政啊!他因为怕连累我就自毁面容。可我怎么能怕杀身之祸,最终埋没我弟弟的英名呢! 于是这女子就撞死在聂政的尸体旁边。 聂氏姐弟都是侠肝义胆,重视名节和承诺的人。这在当下社会已经少之又少了。 很多人会认为,为了所谓名节而奉献自己的生命是很傻的事。 但如果这么读书,那就非常傻了。 我们读某一种理论或者精神,必须与当下时代相结合才能融为己用。 而聂政的本质则是诚信二字。一个人做到诚信,才能被当世喜爱,被后世敬仰。一个品牌做到了诚信,则能够积累影响力成为大品牌。 投机取巧虽然能一时获得小利,但长此以往则会损失口碑。 一个只看中眼前利益的人,也会逐渐失去周围人对他的需要性。 而当所有人都不需要他时,那么他们将收回橄榄枝,这个人也必将无所攀缘。 最终只能蜗居在底层,自怨自艾。 所以说,有些看起来傻的行为,如果把眼光放宏观一点则是智慧的。 就如同聂政,假如他没有姐姐,可能经此一刺,他就飞黄腾达了。 不过这只是我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有不同看法的读者可以留言交流。 最后引用李白的一句: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
|
来自: 昵称6420123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