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书法史上,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书法有有所不同,比如,魏晋时期行草书为最佳,两汉时期以隶书为最佳,到了隋唐时代则是楷书的一个高峰。 姚孟起楷书临九成宫碑 每一个时代所呈现出特色均有所不同。 到了晚清时代,由于馆阁体的盛行,出现了很多盛极一时的楷书高手。 姚孟起楷书临九成宫碑 比如能将欧楷写到极致的姚孟起: 姚孟起的楷书是学习欧楷最佳的入门法帖,在晚清时代也堪称能品。在书法史上欧阳询在楷书领域的影响力可谓莫有与之及者。千年以来学习欧阳询的人不计其数,但很少能有人将欧阳询学到极致。 姚孟起楷书临九成宫碑 清朝的成亲王师法欧阳询、柳公权,其楷书风神隽永,功力深厚,但并不是纯粹的欧楷,晚清时期的黄自元,楷书功夫独步天下,能将欧体、颜体、柳体融会贯通,但其也未能写一笔纯粹的欧楷。 姚孟起楷书临九成宫碑 唯有姚孟起的楷书继承了欧阳询衣钵,将其写的形神皆备。古往今来,也只有姚孟起临摹的范本成为了欧楷学习的入门法帖。 为什么学习欧楷不从欧阳询的法帖入手,而是去学习姚孟起的临本呢? 姚孟起楷书临九成宫碑 欧阳询的原本由于版本众多,且失真严重,对于初学者而言很难领会欧阳询的用笔与结体技巧。这里面需要“透过刀痕见笔痕”的功夫。 这种佛功夫没有多年的临帖经验是很难达到的。 姚孟起楷书临九成宫碑 姚孟起是江苏人,一生不为人知,但一部九成宫临本让他名噪天下。 这本帖成了坊间学习欧楷的入门法帖,100年前想得到欧阳询的原本殊为不易,但得到当代人的姚孟起的楷书临本却并不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以姚孟起版本作为欧楷入门法帖的原因。 姚孟起楷书临九成宫碑 我们整理了清末民国的通行本,这本姚孟起临九成宫终于重获新生。 姚孟起楷书临九成宫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