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相伴,快乐成长。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家庭最幸福的事,我想就是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时刻。当我们听到那一声强有力的哭声,便开启了为人父、为人母的新的人生历程。从初为人母的喜悦到培育孩子的艰辛,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都应该经历过与孩子斗智斗勇的坎坷历程,回首陪伴孩子走过的道路,好多有趣的故事历历在目。 一、与孩子的第一次错误斗争。 在很多人的眼中我的儿子非常乖巧懂事,“任性、调皮”这样的词似乎永远不会用在他的身上,可是世界上哪有生下来就听话的孩子,小时候的他就像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大家的脑海里肯定有过这样的画面,在一个小吃摊或是玩具摊前一个小孩子不停地哭闹、撒泼打滚地要东西,不给买那就来个没完没了,那份执着不亚于一位潜心研究的科学家。这样的小孩就有我儿子一个,还记得那个时候他才3岁,赶集时我给他买了一个气球,不一会又看到一个好玩的玩具非得要,于是乎就出现了上面的那一幕,哭的那叫一个惨烈,同事看见了劝我说:“就给孩子买一个吧,那么小别哭坏了。”我看着孩子的样子别提多心疼了。可我还是咬咬牙把他抱回了家,孩子整整抽泣了半个多小时才停下来。我就是想让他知道,不是他想得到的东西就一定会得到。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任性地要过东西,每次都会和我商量。像这样的第一次我们不断地经历着,第一次往地上扔垃圾、第一次被小朋友撞倒、第一次去超市购物排队……每一次新的经历,如果我们都能给予孩子正确的人生指导,我想就是给孩子人生一笔最大的精神财富,会帮助孩子在成长之路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把孩子当作人,他们不是神。 我的职业是一位小学教师,很多人可能认为我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很多东西,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提前教给孩子任何学习方面的东西。除课外书和工具书以外没有给孩子买过一本卷子、练习册、题卡之类的教辅资料。他从小到大的成绩也不是一直名列前茅的,80多分、90多分,70多分的时候也有过,无论孩子考了怎样的成绩我从来没有抱怨过他,我特别反对的就是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谈论孩子的成绩,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无论是成绩好的在别人面前的炫耀,还是成绩差的在别人面前的奚落,我觉得都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前者无形之中成为伙伴们疏远、反感的对象,因为有了他别的孩子显得那样无能。后者变的苦恼、自卑,不愿意在熟人面前出现。大人们在一起谈论孩子的成绩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除了成绩很多家长总爱拿孩子学了什么特长和别人炫耀,别人学一样,我家孩子学两样,甚至更多。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都会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总能露出成功的笑容。但对于孩子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我曾经问过我的孩子,你小时候最快乐的回忆是什么?他的回答就一个字,“玩”。可以说他的童年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都用在玩上了。去世纪广场的喷泉里奔跑、到山坡上放冰车、和伙伴们去野地里逮蚂蚱,穿着雨衣、雨靴在大雨里奔跑。每次谈起这些他都快乐的像一只小鸟。那些被关在各种特长班里孩子让我想起了《少年闰土》中的一段描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个时代里有多少孩子过的不是这种日子呢?而决定这种日子的不是别人,正是深爱着他们的父母。孩子不应是我们炫耀的工具,他们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有学不会的东西,有累的时候,除了学习他们的生活里更需要玩耍。 三、开渠引流,胜过筑坝挡水。 时代的飞速发展,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杜绝网瘾成为很多家庭难以克服的难关。很多孩子因为迷恋手机、电脑影响学习,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大多数家长都会抱怨孩子不懂事整天玩手机、泡在网吧。可是观察我们周围的许多大人们难道不也是这样吗?睁开眼睛先去看手机、睡觉之前还是再看手机一眼,上厕所也拿着手机。手机、电脑的魔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意志力。如果我们一味地去阻止,不让孩子接触它们,孩子们只能更加地增加好奇心,想方设法地去玩,我们不可能一天24小时跟着他们,所以聪明的孩子们总可以找到机会。面对这个问题,我和爱人很早的时候就交流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的话很有道理,“开渠引流,胜过筑坝挡水。”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给他买了平板电脑,不是孩子要求的而是我们主动给他买的。课余时间孩子可以有计划地玩一会儿游戏。有了新的游戏他爸爸还会帮他下载,有时两个人一起玩。那个时候他的年纪小,我们完全可以掌控他玩游戏的时间。对于那些游戏他也都尝试过了,就不觉得新奇了,对电脑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淡了。很多时候孩子因为好奇而去接触这些事物,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能一味地逃避。适时引导也许会比一味限制收到更好的效果。 孩子成长的道路总会遇到许多迷茫与挫折,爱他们就去感知孩子的心灵,陪伴他们越过荆棘。让自己的孩子真正感受到,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