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采玉生于晚清时期,在那个封建年代人们的主流思想是重男轻女,但是王采玉的父亲却不同,他对这个女儿非常疼爱,不仅同等对待而且教导她读书识字,使她增长了不少见识,这也为其日后的不凡经历奠定了基础。 采玉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商贩,靠着勤勤恳恳的经营,在那个混乱动荡的年代,其家里的生活也还算说得过去,所以王采玉过了一个太平的童年。可是好景不长,1882年的一天,父亲因为身患恶疾而去世,当时的王采玉才19岁,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于是她就去外面给人做工来维持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采玉到了出嫁的年龄,在媒人的介绍下,她嫁给了一位邻村的男子。 一年后,王采玉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本是令人高兴之事,可是不久后她的丈夫和孩子就都染病去世,此时的王采玉经历了丧父、丧夫、丧子之痛,她已经失去了对人间的留恋,所以决定到附近的山上出家做尼姑。 几年后她家里的一个堂弟到山上去看望她,顺便向她提起了一门亲事,这位堂弟有一个叫蒋肇聪的老板刚刚经历了丧妻之痛,想娶亲续弦,虽说他的年龄要比王采玉大22岁,但是家里却是做生意的,过的非常富裕,在当地极有声望,王采玉在其劝说之下决定还俗嫁给这位老板,二人结婚后不久后,王采玉就生下了一个后世无人不知的儿子,他就是蒋校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