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有人说 弹棉花这种老手艺 可能只有30岁以上的人才会有印象了 我对此却不是很认同 二十多岁的我也会有些零星片段 关于那些走街串巷的“弹棉郎”们 比如遥远的记忆中飘来一句 “不好好学习就弹棉花去吧” 最近一次想起弹棉花 也是因为电影《私人定制》 最俗导演竟然通过弹棉花变成了一个雅人 与其它手工艺相比,弹棉花真的是很不出彩的存在。或许是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弹棉花只是那些劳苦的农民们为了生存的一种技能,它太俗了,太接地气了。 其实弹棉花的历史很悠久,最迟也可以追溯到元代,所以说弹棉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元老之一也不为过。从前,在农村有不少的贫苦农民和工匠因为迫于生活的压力,整年在外地邹捷串巷为人谈棉絮,慢慢的就也被叫做“弹棉郎”。 如今的城市中已经看不见走街串巷的弹棉郎了,噔噔的弦响,和地上乱飞的棉花屑早已变成一代人的记忆。还记得每每弹棉郎出现的地方总是会围着一群好奇的小孩,身后是一边喊着脏一边要将他们拉回去的家长。 弹棉花的制作步骤 | 弹棉花 | ----------- ▼ 弹棉花实际上弹的是棉胎,先把棉花去籽后,棉花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不聚拢也不均匀,所以要用弓弦来弹。弹棉花所用的工具是一把大木弓,弓的弦是用牛筋做的,配合着弓弦还有一个木锤,弹的时候就用木锤敲击弦,使棉花变得疏松绵软。 整个过程中最费力气的可能就是弹这一步了,在外行人眼里这是一件很有趣的活,但是棉花匠人在这一步时必须一直花很大的力气才可以。 | 上线 | ▼ 将棉花弹得疏松均匀后,现在只是由棉花工匠将棉絮的两面用纱布固定,并且要均匀的揉棉,让棉花和纱网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就可以了。但是在之前是要进行上线,小心的将线上的横平竖直,喜被的话还可以上一个花样出来,如此一条棉被的雏形就出来了。 | 压磨 | ▼ 固定好纱布上好线后,要用木质的圆盘压磨,使弹出来的棉被更加的平贴、坚实和牢固。而这一过程,现在已经可以完全的被机器替代。 弹棉花的步骤其实很少,但是从弹开始一直到压磨结束,一整套的工序下来,做起来确实很费时间的,一天不过也就能做上那么一两条的样子。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