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衡量一个国家战斗力的强弱,关键是要看有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但是身处中原的历朝历代,大都以步兵为主,遇到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大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骑兵的战斗力远胜于步兵。 那么,如果是20万步兵对阵10万骑兵,步兵能否打赢呢? 在赵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44年,匈奴利用骑兵部队,三番五次南下骚扰赵国边境,这让赵国苦不堪言。 一个国家边疆出现了问题,那么是一定要去解决的,当时赵国的赵惠王就任命李牧守卫边疆。李牧是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到任之后,并没有马上出兵消灭匈奴,因为他知道,没有策略,步兵打骑兵就像是鸡蛋碰石头。 那怎么办呢? 李牧用了一策略,那便是每当匈奴进犯时,李牧便令军队退守到营寨城堡之中,并且把粮食和牲畜都收集起来,让这些进犯之敌捞不到任何好处。 而李牧的军队不出门迎击是畏战吗? 其实不然,边境虽然屡次受到匈奴骚扰,但损失却非常少,而与此同时,李牧的军队得以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兵力也日渐增加,战斗力也日益强大。 几年之后,匈奴以为赵军是无能之辈,所以集结10万骑兵准备进犯中原。在深思熟虑之后,李牧也想借用这一次机会一举歼灭匈奴。 在战前,李牧开始进行战斗编组,旨在组建一支作战军团,他精选了一千多辆战车,十万弓弩兵,10万步兵,最终组成了近20万的作战大军,以备来犯之敌。 公元前245年,单于亲率10万骑兵,向赵国边境发动强烈攻势,企图一句歼灭赵国守军,狠狠地捞一笔。 见匈奴来袭,李牧沉着应战,命车阵正面迎敌,利用战车阻扰星怒骑兵前进,同时命弓弩兵不断射箭牵制骑兵。 结果,在赵军的顽强抵抗洗啊,匈奴骑兵接连受挫,李牧随即下令两翼的精锐部队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将匈奴军团团包围。 经过激烈战斗,十万匈奴骑兵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争的胜利,导致此后的十余年间,匈奴再也不敢进犯赵国。 李牧的赵破匈奴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步兵兵团大胜骑兵兵团的经典战例,对后世利用步兵牵制消灭骑兵的战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