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纸高考成绩决定你的未来?西湖大学PI这么说

 skysun000001 2019-06-25

2019高考已落下大幕,这两天,全国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1031万考生将会收到自己的成绩单,或欣喜,或焦虑,或沮丧。

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于多数人而言,每一次选择都是对心智的巨大挑战;而今,这一纸高考成绩,真将决定你的未来?

我们随机探访了几位西湖大学的青年PI,听他们说说求学时代的故事,他们曾经面临的挑战和困惑,他们的回望、总结与感悟,或将对今天的考生有益。

张岳,西湖大学PI,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张岳

张岳的履历非常“漂亮”,清华大学的本科,牛津大学硕士和博士,剑桥大学的博士后。他在这三所让无数学生向往的学校里,度过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眼中的这位“学霸”回忆起高中生活,竟然也还会有些“怕”。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几乎所有人都专注在课业上,减少了很多课外生活,人生也失去了很多丰富性。”

进入清华,再也没有老师在耳边叨叨了,但张岳却被另一种力量推动前行:“我身边都是优秀的人,他们都很厉害!”

那以后,张岳真正“发力”了,在牛津大学时,张岳门门课全都是A ,有一位从来没有给出过A 成绩的老师也为张岳破了例。记得当时有很多教授派来的博士后,轮番游说张岳选择自己的实验室。

这么多年过去了,张岳对分数早已释然。“分数最大的意义是能让你读一个好学校,接触到优秀的人,也会改变一个人的眼界,但绝不是全部。要有“灵气”、要有兴趣,要能够真正痴迷于一件事。“比起分数,这些特质太重要了。”这是他被导师看重的重要原因,而今也正是他选择学生的标准。

王建辉,西湖大学PI,主要从事储能研究工作。

王建辉

王建辉同样是令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没有参加过高考,当身边的小伙伴还在挑灯夜战时,他手握“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被保送到浙江大学。

但到了大学后的第一个学期,这位“天之骄子”却遭遇了成绩的“滑铁卢”。以前奋斗的目标就是高考,而进入大学之后,犹如进入了“瀚海”,“整日幻想‘终极人生意义’的答案,却在自由的求是校园里迷失了方向”。

后来,他去参加各种讲座,聆听各行各业“大师”的心路历程,终于跳出“空中迷阁”。他大二进入实验室开始科研尝试,成绩也从年级第60到第40、第20名,再到前3名,稳步攀升。

自此王建辉一路“披荆斩棘”,博士毕业后,在日本九州大学国际氢能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又在东京大学从事锂离子电池与电解液研究,历任特任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学者、主任研究员。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王建辉很庆幸自己在大一那一年没有“跑偏”。“人生的路很长,有很多很多有形或无形的考试,中考、高考只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付诸于具体的行动上。王建辉说。

与张岳和王建辉相比,王子鹏绝对是“逆袭”的典范。

王子鹏

这是一位年轻的数学系PI,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但他高中时居然是“挂科大王”,尤其是数学和物理。

王子鹏出生于一个艺术之家,爸爸是导演,妈妈是演员。他一头长发,喜欢登山、擅长滑雪,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自称为“不着调的数学家”。

大学之前,王子鹏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光读书就辗转了四个地方:小学在东北读,初中转到新西兰,高中回到北京,大学去了美国。他说,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太闹、太折腾了”。

高中是王子鹏最“放飞自我”的时候,高二后他就没上过一周完整的课,周二或周三是他固定逃课出去玩的时间。成绩门门是“红灯”,偶尔这段时间“消停”一下,数学和物理才勉强60分。

后来在美国读书时,王子鹏遇到了本科的导师Alberto Bressan,在Alberto Bressan主讲的《Wave Equatons》课上,王子鹏一下子被数学的美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想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兴趣和荣誉感被激发出来了,之前感觉是被强迫学习,是为了给家长、给老师一个交代,大学时才觉得学习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一种成就感。”

数学的魅力让他又继续读了硕士、博士,博士的导师是美国数学家、1999年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Elias Stein,王子鹏是Elias Stein的第52位也是最后一位学生。在同门师兄师姐中,他说自己基础是最差的,Elias Stein曾培养出两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学生,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并称为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导师为什么选中我,至今都是一个迷。”

现在,王子鹏也在选择适合的学生,谈到标准,他说:“我不会看学校和分数,我最看重的是他是否真的喜欢数学,是否愿意花费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投入其中。

从湖南大学本科到北京大学博士,再到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和王建辉观点相似,石航也认为,无论成绩如何,都要放眼更为宽广的世界。

石航

尤其是来到西湖大学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前段时间,石航奔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等学校,和年轻的学子们面对面交流。他分享了自己选择学生的标准:“西湖大学‘申请-考核’制的选拔方式就是避免‘唯成绩论’,热情、毅力和潜力才是我们看重的。

西湖大学对PI的选拔,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学校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发表了多少文章、被多少人引用,有没有‘帽子’,有多少‘头衔’,都不是最重要的指标。是否有创新的想法、是否能在最前沿的领域做出东西才是最重要的。石航说。

所以,成败固然重要,但人生的经历或许才是最大的财富。


因此,

无论此刻是欢欣鼓舞,

还是黯然神伤,

请都坦然面对。

请相信,

你一定会有自己独有的精彩。

重要的是,

要有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热情,

要遵从内心,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然后,一往无前。

奋斗的人生,

从来不会“为时已晚”。

文末点个在看吧~

/李凯娜

编辑/张  弛

校对/张  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