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料库】国家级专家解读“有限空间作业”,值得收藏!

 菊花廿六 2019-06-25

四分钟救援时间的有限空间安全管理  

控制4分钟的救援时间,否则是脑死亡

掌握有限空间定义: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累或含氧量不足的地下空间。

掌握有限空间分类四类。从死亡人数风险,分为4类即池、槽、井、坑。 

统计有限空间台账和作业台账、作业频次。

尽量采取不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典型有:①机械车长管冲洗、长管抽取;②下水道绞车冲洗;③长勺掏油;④长柄取样测量;⑤机械压泥挖泥。

审批进入、近边的有限空间作业。 审批能否不进入作业;要进入前的断能、防范触电、防范淹溺、防范打击等措施;护具齐备、救援措施到位。

先演习合格才进入作业。培训合格人员持证上岗;每次作业前先演习。

作业中“持续通风、持续测量浓度、持续目视监测、随时可吊起拿出。”

 持续通风=宜用伸缩管持续鼓风到人员处,远离人员的另外口持续抽风;

持续监测浓度=持续通风中测试人员作业区域的多种气体浓度,合格在人员佩戴便携式氧气探测器作业;持续目测监控=用防爆内窥镜、直接目视等始终监视作业者行为,非防爆环境可用长杆绑在的手机摄像头、心律监测手环手表辅助监测;

随时可吊起拿出=始终架好三角吊索,吊索接安全绳,安全绳系住作业人员的五点式安全带,就随时可旋转三角吊索的把手将人员吊出。 

佩戴适当护具作业,使用辅助器材。 监护人员、进入作业人员佩戴合适护具,包括:三角吊索、安全绳、五点式安全带、半面罩、长管式呼吸器、意外救援的正压呼吸器;防化服、防化手套、防化靴等。

 辅助器材有:气体探测器、灯具、长管鼓风机、长管抽风机、隔离路锥和塑料栏杆、挂牌上锁器具、验电笔、内窥镜、行车记录仪、长杆等。 

平时用铁链带锁、防坠网、防护栏杆、小口采样的防护网格、现场标示防范人员误入有限空间。月度依照表格检查这些安全设施齐备。。

防范常见错误:错误是“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原因作业中搅动污泥会再次释放有毒气体,因此正确是“持续通风、持续检测浓度”。  错误是“每30分钟测试一次浓度,,每10分钟通话一次,现场拼装三角吊索10到60分钟”,原因是心肺复苏提到脑死亡时间为4分钟。

随同讲座ppt,还有6个表格赠送。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