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野考古过程中,最让专家们心痛的不是没有发现“宝贝”,而是发现了“宝贝”之后,却因为错误的操作导致文物被毁,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如,在发掘凌家滩遗址时,专家们出土了几件玉器,没想到只是用清水洗了一下,结果玉器就全部消失了,究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看看神秘古玉消失的原因。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村民们就怀疑石头是文物,于是就急忙联系了当地的文管局,请他们派专家们过来鉴定。后来,经过考古专家们的实地勘察,确定村民们发现的石头是新石器时代古人使用的石器,距今约6000多年。但谁都没有想到,眼前这些不起眼的石器的背后,竟然是一处大型的史前聚落遗址——凌家滩文化遗址。 凌家滩遗址的发掘过程中,老专家们都带了不少的初出茅庐的“徒弟”,在发掘现场帮忙清理泥土和统计文物。这天下午,专家们在遗址的西南角,发现了大量的火烧土,即土壤被烧火灼烧后形成的硬土层。因此,专家们推测,该处或许是当时古人生火做饭的地方,于是就让几位“徒弟”将火烧土都清理出去,看看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残留的东西。 结果没有一盏茶功夫,“徒弟”们发现放在水中的玉片竟然都消失了,一开始还以为是被谁取走了,可问了一圈人都说没有动过。最后,“徒弟”们又发现在水底,有一层白色沉淀物,而此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闯祸了。 因为玉本身就是一种矿石,所以在地下埋藏的时间过久之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通常来说,埋藏了500年后,玉器就会变软,3000年后就会变酥,6000年后就会变散。正好凌家滩遗址距今约6000多年,因此出土的大部分古玉其实都很脆弱。 既然“悲剧”已经发生,再怎么惋惜也都于事无补,我们只能从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考古发掘中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另外,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还能看出,考古并非“挖土取物”这么简单,其实是一件技术性极强的事情,不仅需要灵巧的双手,更需要敏锐的双眼和深厚的学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