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鸿烈士:携妹从戎的巾帼战士

 吴越尽说 2019-06-25
   本文字数:605    作者:见习记者 倪书喆

在盛泽镇桥南村汤家浜,记者见到了寿家的后代,今年已76岁的寿瑞能。“寿鸿是我的大姑姑。”寿瑞能说。

1918年,寿鸿出生于当时的吴江县南麻汤家浜村,先后就读于吴江县平望镇小学、镇江蚕桑学校。1937年,寿鸿在当时的青云天亮浜蚕桑办事处担任蚕桑指导工作,结识了当时吴江县地政局委派至天亮浜进行土地登记的共产党员胡志坚。在胡志坚的教育和鼓励下,寿鸿逐步接受了我党抗日民主救国的进步思想。

1940年10月,寿鸿放弃蚕桑指导工作,与胞妹寿志勤毅然离开家乡,进入位于豫皖苏边区怀远县龙亢集西钮家湾的新四军四师驻地,参加了革命。1941年春夏,寿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在寿鸿的影响下,她的三妹寿志民也投奔淮北抗日根据地,参加了革命。

“我已经记不清我大姑姑长什么样了。”寿瑞能说,她和大姑姑只见过寥寥几面,“我只记得我奶奶去世的时候,几位姑姑回了一趟家。平时她们都在很远的地方干革命”。

1946年,寿鸿任华东野战军九纵留守处妇女干部队队长,随部队转移去苏北、鲁南。在艰苦的斗争环境里,她以身作则,关心同志,后来积劳成疾。

“我以前一直以为大姑姑是在渡长江的时候牺牲的,直到今年清明,我的小叔叔回来告诉我,她其实牺牲在山东。”寿瑞能说。因医疗条件有限,1948 年9月8日,寿鸿在山东省德州市德平县段家店病故,遗体安葬在山东陵县烈士陵园。

2011年,寿鸿烈士的墓被迁到盛泽烈士陵园,终得安眠故里。“今年清明,我的小叔叔还带着我儿子去扫墓。”寿瑞能说,虽然大姑姑早已牺牲,但她的精神长留在寿家人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