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说:“南风送大寒,正月撵狗不出门”啥意思?过年天气怎样

 舒溪河畔 2019-06-25

一来都笑 

南北素来天气差异明显,尤其是冬季。当北方的初雪已经降临,南方的人们却只能感知冷空气的气息,没法感受它带给我们的讯号。一到冬季,总是会有这样的字眼出现在小编的眼中:南方人看到雪;南方人看雪表情包;没见过雪的南方人……

雪,就是冬季到来最明显的信号。不知道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还是因为大自然的规律,小编觉得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冷,一回到家就钻进被窝里不愿意露头,家里的长辈可是经历了风霜雨雪,不论是热或冷忍一忍就抗过去了,才不会像小编这样畏畏缩缩。奶奶在床上就呆不住,总是要走着才舒服,因此闲来无事的奶奶就给我讲了这么一个老祖宗有关冬季气象的俗语:南风送大寒,正月撵狗不出门。

啥意思?过年天气会怎样呢?可能这前半句还好理解,不就是吹南风就把大寒送走了,简而言之就是更暖和。但后半句是什么意思呢?可能很多人就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正月要撵狗呢?其实,这后半句只是侧面反映出正月非常冷,连狗也不愿意出门挨冻。

大寒,指的是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达到黄经300º时,稍微有点地理学科知识的人会很清楚这是一种怎样的地理现象。在这段时间里面,寒潮出演了重头戏,它一路南下,寒风、低温、雨雪扑面而来,连常年不下雪的南方可能都会被迫唱起反调。

奶奶告诉我:“大寒加上北风,寒意就会变本加厉;相反,南风就是大寒凉意的最大敌人,一定程度上会妨碍冷空气的强烈攻势,也就会暖和一些。大寒不冷就代表着正月就会冷得哆嗦。”虽说俗语都是老一辈根据自身经历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这样的俗语经验似乎不是特别能站得住脚,温度高低是由瞬息万变的气候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在从前靠农作物生存的时代,天气是决定收成的一大重要因素。农民都特别希望大寒时期温度能够低一些,最好是下一场大雪,这样就能把病虫害冻死,少了病虫害吸收农作物的营养,农作物也就更能茁壮成长。也就是通过低温,将这些坏因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些没有经验的人可能会问:雪是通过帮助农作物成长的呢?今天小编就为你解答解答。首先,雪就是越冬农作物的温室大棚,它可以为冬小麦等农作物提供天然的屏障。其次,雪还拥有强大的固氮能力,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形成有机的复合肥料。

在普通人的眼中,雪可能只是一个观赏性景观,但是每一样东西总归是有它的价值,雪不但有观赏价值,还有更加有用的辅助价值。在严冬之际,你是更愿意大寒期间冷还是正月接受寒冷的洗礼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