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州刘胖庄出土一只角马,专家说:马首上的角有这种功能

 历史解密坊 2019-06-25

在河北沧州博物馆中,珍藏着一件普通而又神奇的文物。说它普通,因为它是一匹陶马,其体形外貌与普通的马毫无差别,说它神奇,正是因为该陶马的马头上长了一只角!它究竟是什么?头上长的这支角又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88年5月,沧州市郊区姚庄子刘胖庄村北,正在进行着一场紧张的施工作业。在推土机前后忙碌的时候,司机突然发现自己的前方有一处障碍物,于是他马上下车查看情况。
司机经过仔细辨认,发现前方的障碍物为石质半圆形物体,赶忙告知给了工头。工头赶来查看后,觉得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于是拨通了考古研究所的电话。

考古研究所的领导接到电话后,立马成立专家组,前来进行仔细的考察。经专家探查确定,此处确实存在着一座西晋时期的古墓,而推土机发现的半圆形石头,正是该墓墓室的券顶。该座墓中陪葬品不多,仅有一件铜镜与几件陶器,其中就包括一件陶制的镇墓兽——独角马。

该匹陶马背上有鞍鞯,呈站立姿势,造型与普通马匹无异,只是头上多了一只角、嘴上多了一个球状装饰物。专家们将其请到了博物馆后,对于独角马的独特形态,开始了一番探索性的研究,这诡异的“马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外国的神话传说中,有一种天上的神马长角的传说,但欧洲的传说和华夏的马不挨边,略去不提。
想要揭开问题的答案,专家们还是需要从华夏古代马匹的发展中找寻蛛丝马迹。战马的出现,可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历来是农耕大国,重视耕牛,对于马匹的重视程度不高。可是塞外游牧民族却一直生活在马背上,他们经常骑马南下对中原进行侵扰,让中原统治者颇为头疼。

为了对付这些来去如风的骑兵,中原政权也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实施马战。早在三国时期,骑兵便在北方迅速发展,成为了一支不容忽视的战争力量。随着骑兵的流行,军队对于战马的饲养也开始有了长足发展,到了两晋时期,骑兵已经达到了“甲骑具装”的地步,即人披铠、马套甲。
骑兵们为了更好的保护好“战友”,还特意发明了许多种战马的防御装备。马的头部有“面帘”进行保护,只露出战马的眼睛和耳朵以及鼻子。马的颈部也是薄弱部分,需要以“鸡颈”进行保护,马胸部与腹部,分别有“当胸”与“马身甲”防护,而马的尾部则是用“搭后”防护。
由此看来,古人对于战马的防护措施,可谓是做到了极致。在汉代广陵王的陵墓壁画上,就曾经有一幅“战马披甲图”,该图中的战马身披铠甲,似乎在与骑手并肩作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壁画中马头的位置,居然也长出了一只角。专家们惊异的发现了这个线索后,连忙将其与刘胖庄西晋墓中出土的独角陶马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终于找到了一种对陶马长角的合理解释。
专家们认为,西晋墓中出土的陶马虽造型逼真,却意在表现马的神韵,而对陶马的细节加工却显得有些潦草与轻浮,因此陶马身上的诸多细节都没有特意表现出来。
如此多未能表现的细节,其中就包括了战马披甲,换句话说,其实陶马看似赤身只佩戴了一副鞍鞯,但是该陶马应该是全副武装的。
正是由于该陶马全身披挂,因此马的前额部分也有“面帘”,而“面帘”之上才安装着所谓的“角”与嘴上的“球”。至于“长角”的作用,专家认为其装饰性大于实用性,应该是为了震慑敌人而专门设计的。

一座小型墓葬,一匹看似普通的陶马,却揭开了千年之前的战马具装之谜,想来也真的是一件传奇。同时,我们也应该向考古工作者致敬,也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个个历史的谜团才被逐渐揭开,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才得以真正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