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石头 来源:小石头侃升学(ID: xiaoshitoushengxue) 每一种选择都有代价,但千万别尝试无知的代价。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是美国当代知名的法学、社会学、高等教育学家,在教育界享有盛名。 他曾在哈佛大学担任20年的校长职务。 他说过一句名言:
巴菲特的黄金合作伙伴,查理·芒格,在他的《穷查理宝典》中一再强调终生学习的重要性,其中写到:
是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整个社会都在给人们讲述这样一个奋斗努力的故事,告诉所有人你不努力就一定不行。 事实上,谁都清楚,当下不努力有多爽!
任何年龄的人都会在放纵中找到欢愉,哪怕是病危严重的病人,也会因为偷偷的抽支烟觉得爽上了天! 他甚至在拿生命放纵,可这种放纵就是很爽! 好的,不努力,不逼孩子学习,快快乐乐傻玩,把学习的时间用来打游戏,用来旅游。 这么一对比,那些整天陪孩子学习上课,在学习上跟孩子死磕的家长相比,简直是天堂一样的人生。 可你确定,你能够忍受你孩子的平凡,你的孩子能够接受自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吗? 01 孩子的幸福来自于什么 提到幸福这么哲学的东西,事实上有些难辨,但我们不得不提一提,毕竟这是所有父母的终极目标。 什么高学历、好工作、高收入等等,这些表象的背后都是父母希望孩子幸福的心意,那什么真正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呢? 很多作家都有过诠释和解释,如果你阅读的足够多,你会发现,幸福一定跟两个指标密切相关——尊严和自由。 尊严不用讲了,与一个人的德行和社会地位密不可分,光是德行好并没用,你所处的阶级会深深影响到你得到的尊严,这是阶级的定律。 自由呢? 人都有自由意志,但是这个社会给你的自由是有限的,财富和地位决定了很大程度的自由,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除非你期待你的孩子早早归隐山林。 你去网上看看,年轻人面对那些“二十岁就看到死的职业和人生”、“面对社会中的冷眼”、“面对我们口中的平凡人生的时候”,是有多么的不满和无助。 当一个年轻人因为一纸简历就遭遇了别人几十倍的失败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 02 别把努力想的那么功利 越无知的人,越会为自己找借口。 还记得那个道出社会真相的文科状元吗?
句句扎心,多少人开始对现实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感慨出身,却也被它们蒙蔽住眼睛,看不见现实的另外的一部分。 所以很多人就拿这个当借口,说认命吧,反正努力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总有另外一部分人,在这个还看不清未来的现实里,还在抛头颅,还在洒热血,还在上演热血屠龙的故事。 那一部分坚持的人,从这段看不见未来的现实里脱颖而出,到了现实的另一部分。 在这一部分里面,命运有很多漏网之鱼,有很多机遇之门敞开,有无数的希望精灵追随。 就像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的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
很多人都觉得,从小努力是一件泯灭人性的过度功利的事情,剥夺孩子的“童年”,为了自己的目标。 但事实上,除去个别的极端案例,所有的努力跟功利毫无关系,恰恰是正确的选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统计:
985大学整体的师资力量比211大学都要强很多,就不用提其他学校了。 越是名校的图书馆和文献存货越优质越多,藏书量指标代表“干货量”。 中国藏书量排名前十的大学均是985院校。此外,985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硬件设施、交流平台。 本科继续深造的话,待遇更是天差地别。 很多“985”院校,推免比例非常高,高到惊人,一个班的同学有一半的人保研,甚至是一半以上。 出国留学也是许多家长与学生热衷的一条“别样路”。 申请国外留学时,也有一些“潜规则”,那就是看重学生的学校背景是否属于重点大学中的‘985’。 就业方面更不用提,以2012年为例:
知名企业在招聘时会更加青睐“985院校毕业”。 虽然仅靠文凭评定有失偏颇,但如果按照能力来衡量,这个衡量成本花不起,企业也只能用一个出错概率较低的简单方式筛选。 这些,都是你忽视教育之后的代价。 而这些事情,都指向了为了人生的诸多方面,根本不是功利心,这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和责任,这里代表着年轻人的目标和理想。 只要你还在努力,人生就有无穷的可能。 和时间竞争,在概率中突围,做上帝手中的漏网之鱼。 03 无知让人看不清自己 也看不清世界 之前,“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不知道被人说了多少年,很多人觉得: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个“卖猪肉的”北大学生,叫陆步轩。 而有一个叫陈生的人,最先发现了他的厉害之处:
陈生后来和陆步轩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再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陆步轩和陈生双双身家过亿。 无独有偶,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去衡山县当了一名村官,很多人嗤之以鼻:
后来,秦玥飞利用自己在耶鲁的人脉资源,启动“黑土麦田”项目。 利用在耶鲁学到的金融知识,引入资本和营销团队,发展村里的商务产业。 于是,他成了中国最美的村官。 有一篇文章写:
所谓读书无用论,所谓名校毕业生素质不行,都是考试机器,其实都是非常极端的例子。 而无知的人,最喜欢扯虎皮当大旗,用极小概率的事件,去为自己辩护,并以恶意揣测他人。 04 不要把学习看得过于功利 那么,教育和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是为了拿高分?考大学? 不,绝对不是这样。至少,不只是这样。 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大学文凭,开启顺风顺水的世界。
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和你的爱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 再精致的花瓶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颜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读过的书、写过的字,都会逐渐积累在你的身体里,变成你的财富。
这,就是世界对努力学习、重视教育的人最大的奖励。 努力很累,教育孩子很累,陪伴孩子成长很累。 但这一切一定是值得的。 别怕累,别怕时间多,别怕贵,也别怕麻烦。 每一种选择都有代价,千万别尝试无知的代价,会很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