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2018年普通高校在川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数据解读——数据含义

 hxjjcl 2019-06-25

1.“所在地区”:表示院校所在省(区、市)名称的拼音或英文字母缩写,具体参照《全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缩写表》。

除提前批外,本一批、本二批和专科批是将院校按照其所在地区进行汇总,同一地区内的院校再按照最近一年(2018年)实录线高低进行排序。其中,所在地区的排序原则与学校代号前两位的编码顺序基本一致,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111.jpg 

2.“院校名称”:表示在川招生院校的名称。

院校排序:该表首先按省(区、市)汇总,在每个省(区、市)内的院校按最近一年2018年)实录线从高到低排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该表所列的“在川招生院校”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院校,而是具有一个独立学校代号的“投档单位”,一些院校会根据自身实际的招生情况,在一个批次中设立多个学校代号,每个学校代号下面包含不同的专业。

(1)有的院校在川有多个学校代码,但使用不同的学校名称,比如北京大学在本一批设有两个学校代码,一个代码对应的学校名称为“北京大学”,另一个代码对应的名称是“北京大学医学部”。

由于《高考指南》没有公布院校的学校代码,而是用“院校名称”来区别不同的“投档单位”。对于这种在名称上即可进行区分的情况,该表直接使用《招生计划合订本》中刊登的“学校名称”作为“院校名称”,即直接使用“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

表样:

111.jpg 

(2)有部分在川招生院校在同一批次设立的多个学校代码,但对应学校名称为同一个,对于这种情况,《高考指南》在编辑过程中会根据不同学校代码下包含的专业,在其学校名称后加注说明内容,形成新的带备注内容的“院校名称”进行区分。

例如:2018年四川大学在理科本一批次设3个学校代码,分别为0052、0552、0952,在《招生计划合订本》中,学校代码为“0552”的投档单位仅包含1个专业——护理学,所以表中该投档单位对应的“院校名称”就加注了“护理学”,即“四川大学(护理学)”;学校代码为“0952”的投档单位包含了3个专业,均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所以该投档单位在表中对应的“院校名称”为“四川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表样:

111.jpg 

此外,该表中出现的“西南大学(农科类)”“西南科技大学(技能型本科)”等也是属于上述情况。

3.“年份”:该表列出了近三年的院校数据,如果院校最近一年(2018年)没有在四川进行招生,表中则不会列出该校的历史数据。

如果院校近三年都在四川招生,表中则列出该校近三年完整的历史数据;如果院校最近一年(2018年)没有在四川招生,无论该校前两年(2016年或2017年)是否在川招生,该表都不会列出该校的历史数据。

这里要特别对专科批次进行说明,由于四川省在2017年对高职(专科)的录取批次进行了合并,将原来的专一批和专二批并为高专批,所以表中对2016年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区分,右上角“*”表示该院校当年在专科第一批中的录取数据,右上角“△”表示该院校当年在专科第二批中的录取数据。如果一个院校2016年同时在专一批和专二批都有招生,那么表中就会有两条2016年的历史数据,分别为“2016*”和“2016△”。

表样:

 111.jpg

4.“调档线”:调档线是根据投档单位的招生计划数,按一定的投档比例,向投档单位所投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第一轮正式投档)考生的最低分数就是该投档单位的调档线。

调档线的形成只与第一志愿投档(或平行志愿第一轮正式投档)时进档考生的成绩有关,如果投档单位在第一志愿投档(或平行志愿第一轮正式投档)后未能完成自身的招生计划,需要进行第二志愿(或征集志愿)投档,第二志愿(或征集志愿)进档考生的成绩无论高低,都不会影响调档线。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志愿投档(或平行志愿第一轮正式投档)没有满额,无论进档考生最低成绩是多少,这时调档线都为该批次的省控线。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在录取期间,每批次第一志愿投档(或平行志愿第一轮正式投档)完成后,都会在官网向社会公布各批次院校的调档线,同时公布“同分排序”的分数。

表样:

 111.jpg

大家知道,平行志愿投档是按投档成绩分科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遇到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有一个分科类的排序规则: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工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按上述顺序,单科成绩加在考生高考总分小数点后(小数点后分数俗称“小分”),形成考生最终的排序分数。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所公布的“同分排序”分数就是指排序最低进档考生的小分分数。受篇幅限制,本表没有列出调档线对应的“小分”,所以,部分考生在查阅第二年的《高考指南》时,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总分与院校调档线相同,但自己却没有被投档到该院校。这就表明该考生可能是由于“小分”不够,所以未能被投档。因此,考生应理性认识“小分”情况。

5.“实录线”院校对进投考生进行审录,全面择优并完成录取后,所录取考生(包括第二志愿或征集志愿考生)的最低分数就是该校的实录线。

(1)一般来说,实录线≥调档线≥省控线。

第一种情况:因为无论是梯度志愿还是平行志愿投档,都可能会出现超比例投档的考生被退档的情况,所以,实录线是有可能高于调档线。

第二种情况: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第一轮正式投档)没有投档满额,这时调档线为该批次的省控线,只要该院校所录取考生的最低分高于省控线,那么实录线就高于调档线。

(2)院校实录线或专业实录线<调档线

由于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不补投,因此,某些考生的高考成绩虽达到院校调档线,在录取过程中投档到该院校,但由于其高考分数未符合所填专业的要求,且考生又不服从专业调配,院校只能予以退档。

在此情况下,院校有可能因未完成招生计划而进入征集志愿环节,因此就可能招收高考成绩达到省控线而又低于该校第一志愿调档线的考生,从而出现院校“实录线或专业实录线<调档线”的现象。

6.“平均分”:院校录取所有考生(包括第二志愿或征集志愿录取的考生)的平均分,平均分小数点后的数值进行四舍五入。

7.“实录线等位分”:实录线经过换算成等位分后的数据,为了与原始分加以区别,等位分数据在前面都加上了大写字母“D”。

因历年高考参考人数、考生成绩分布、各批次招生计划人数等因素的不同,历年的高考原始分数无法进行直接比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考指南》依据教育测量学和教育统计学原理,设计出一套以考生成绩位次为核心的分析方法——等位分体系。通过将高考原始分换算成等位分,考生就可以直接对比各年高校招生实录线,指导考生科学填报志愿、规避志愿风险。

等位分查询办法:考生可在2019年高考成绩公布后,通过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微信(sceeic)(扫描下方二维码)查询自己高考成绩所对应的等位分,并参照本表公布的高校历年实录线等位分进行对比分析。

 

8.“批线上志愿填报率”:表示在该批次进行录取时,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填报了该院校的考生人数(不包含投档时已录取考生的志愿数)占院校实际录取数(不含补录人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批线上志愿填报率 = (填报考生总人数÷实际录取数)× 100%。

填报人数统计说明:统计某一批次填报人数时,如果某考生在上一批次已经被录取,该考生则不在本批次中进行统计。

例如:在统计本一批次四川大学的填报人数时,某考生虽然填报了四川大学,但已在提前批中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因此,在具体计算时,该考生不会被计入本一批四川大学填报人数统计中。

有考生认为,批线上志愿填报率越高说明学校越热门。在此,要特别提醒考生,对于该数据的解读不能直接进行机械比对。

首先,提前批次是梯度志愿,只有第一志愿填报了某院校的考生才会被计入该院校的填报人数,而本一批次、本二批次、专科批次都是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只要考生尚未被录取,该考生就会被多次计入所报院校的填报人数。因此,将不同批次院校的填报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不太具有参考意义。

再者,2019年四川省本一批次、本二批次平行志愿可填报的院校数由2018年的6个调整为9个,那么同一院校2018年和2019年的填报率也无法直接进行比较。

此外,院校招生规模也会影响填报率的计算,招生规模越大的院校,其填报率一般都不会太高,而一些招生规模较小的院校,只要有少部分考生填报,其填报率也会非常高。

所以,对于填报率的解读需要结合院校的调档线和招生规模进行综合判断。

9.“实际录取数”:院校实际录取的考生总人数,包括了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第二志愿和征集志愿录取的所有考生。

10.“录取志愿情况”:录取志愿情况是指院校实际录取的考生中,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第二志愿、征集志愿分别录取的人数。

提前批分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征集志愿,本一批、本二批和专科批分为平行志愿和征集志愿。录取志愿情况各栏的人数相加就等于院校的实际录取数。

11.“录取人数分数段情况”:录取人数分数段情况是将该院校录取的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考生在对应分数段中人数的分布情况。

(1)该表统计时以该院校的实录线为基准,分别统计出4个分数段录取的考生人数,依次为高于实录线5分(不含5分)以内、高于实录线5~10分(不含10分)、高于实录线10~20分(不含20分)、高于实录线20分(含2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

(2)录取人数分数段情况只统计了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录取的考生,不包含第二志愿和征集志愿录取的考生,所以4个分数段录取的所有考生人数之和为录取志愿情况中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录取的人数,不一定等于实际录取数。

(3)录取人数分数段情况大致反映了院校录取考生的成绩分布情况,更能全面体现出院校录取分数层次。

例如:某院校在2018年平行志愿录取100人,征集志愿未录取,在录取人数段分段情况中,有99名考生分布在“高于实录线20分(含20分)以上”的分数段,只有1名考生分布在“高于实录线5分(不含5分)以内”的分数段,这说明2018年该院校的实录线无法反映该院校的真实录取分数情况,如果仍简单地将该院校实录线作为参考依据,就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志愿填报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