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中医名家治疗中风偏瘫医案解读(五)

 助阳桂付与细辛 2019-06-25

我读《临证指南医案》之八十三

治疗疾病,当以固护脾胃为本。阳明脉络空虚,人体根本已拔,攻淤祛痰,熄风灭火,已是舍本逐末。今日医案,看叶天士各种健运中宫之法。

清代中医名家治疗中风偏瘫医案解读(五)

此案为中风后遗症,肝风时动,攻伐胃土。阴出于阳则寤,阳入于阴则寐。卫阳者,脾胃化生水谷之剽悍之气也,今胃阳被肝木所伐,无以化生水谷精微,卫气亦虚。卫气虚则汗出,剽悍不足则出入不顺,卫阳不交于营阴则夜不得寐。白日昏昏欲睡,晚则夜不得寐,此皆卫阳出入不顺之故也。

附子温胃底之阳,黄芪健脾胃之气,二药相合,化生水谷之胃阳得健。桂枝、生姜合大枣,辛甘化阳而合营卫,龙骨、牡蛎沉降之性,平肝阳而促阳入阴,远志交通阴阳,安神定志。

清代中医名家治疗中风偏瘫医案解读(五)

老年隆冬暴中,多为肾髓枯槁,水不涵木,肝阳暴升无制,断无用人参再升阳之理。五日大便已通,肝阳得降。神疲欲寐者,阳气不足。人参大补元气,枸杞子温阳益阴,半夏、茯苓祛痰通腑,蒺藜、菊花舒肝散郁。

清代中医名家治疗中风偏瘫医案解读(五)

忧思耗气伤脾,老年阳明脉虚,土虚木摇,厥阴风动,肉脱肢废。治当培土平木,健脾通络。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枸杞、当归补血柔肝,天麻、蒺藜、菊花平肝舒木,桑寄生强筋通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