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智慧:凡事生于萌芽状态,懂得控制,才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格物方可致知 2019-06-25

国学智慧:凡事生于萌芽状态,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在古人的智慧之中,一再的强调这样一个概念,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在事物刚要萌发的时候及时的制止,往往会更容易处理。当一个事物发展到强盛的时候,你再去扼杀它,那么这样的一个事情一定会产生非常负面的一个结果。

好像在《传习录》中王阳明就说人的妄念需要在刚发出来的时候就及时的制止,一旦这种妄念壮大的时候再去遏制,就是非常的麻烦,所以在事物萌发时就及时制止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式。                                                                                                                                                                               

在《鬼谷子》这一书中就说: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当事情发展到出现危机的时候,只有圣人才能敏锐的察觉,才能采取措施进行自保,并在这个基础之上根据事情的发展规律分析利弊,制定适当的一个策略,由此辨识细微缝隙产生的原因。万事万物发展的一个开始都好像如毫末一般的大小,当你疏忽大意的时候任其发展,秋毫之末也会如同动摇泰山一般的根基,如果对于那些危机萌发的时候就予以防范和消除,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

所有的事情当你发现它茁壮成长,发展成势 头的时候,你再去制止,这个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对于那些刚萌发的事情加以防范和消除,才是最好的一种智慧。

在《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合抱的树木也是生于一个微小的树芽,由此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也是有一点点土累积起来的,千里的路程都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这是一个双向的智慧,对于外界的一些灾祸来说,也是由于一个幼小的萌芽所产生的。

比如说有的人是因为欲望的产生,而不断想满足自己欲望的过程中走向了偏激的道路,那么对于他来说这一个欲念的产生就是这个萌芽的状态,我们对于这样一种灾祸,只要能够控制住萌芽的状态,就可以有效的避免。

那么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于外在的一些理想,外在的一些事业,也有这样一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和智慧。

无论你想做什么样的事情,想要做成,那么你必须从脚下开始一步步走出来,踏踏实实的走。现在很多年轻人做事的时候总想一步登天,总想一步的就到达自己想要的目的,这个是不太可能的。必须有毫末一般的积累,逐渐的形成一个强大的事业和人生,这才是一个正确的途径。

比如说就拿自律这一件事情来说,大部分人总觉得自律是对于人生没有什么作用的,其实当你捧起一本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当你跨出一步养成健身的习惯,这些东西慢慢的积累,才会造就一个更好的人生状态,造就一个更通透的自身。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的,这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