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谦虚礼貌

 柳河三中李淑霞 2019-06-25

        谦虚礼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
      谦虚礼貌,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接人待物和蔼可亲,不目空一切,不盛气凌人;有修养,与人为善,谦逊忍让,彬彬有礼。

      谦虚是一种高尚的思想修养,即虚心好学的人生态度和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与骄傲自大相对。谦虚的人能平等待人,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对自己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评价。谦虚的核心是善于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能够乐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离开这一核心去讲谦虚,故意做出谦虚的姿态,则属虚伪了。

    礼貌是人行为的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指语言、动作上的谦逊、恭敬的外在表现,与粗野蛮横相对。它包括友好诚恳与人为善的态度,亲切文雅的称呼,和颜悦色的语气,以及各种文明进步的礼节等。礼貌的关键是尊敬他人,心中有他人,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尊敬的一种态度与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谦虚是礼貌的内在根源,礼貌是谦虚的行为表现,二者密切相关。其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尊重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谦虚礼貌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友好、协调、和睦相处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说,谦虚礼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突出标志。

       谦虚礼貌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毛主席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陈毅说:“九牛一毛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周恩来说:“不要不懂装懂,要老老实实地学,学到老,做到老,改造到老。”鲁迅说:“我解剖自己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徐特立说:“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在礼貌方面的名言警句也相当多。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俄罗斯谚语说“有人向你鞠躬,你要向他还礼,因为他不是你的奴隶;有人瞧不起你,你不要向他屈膝,因为他不是你的上帝。”赫尔芩指出:“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这些名句都告诉我们要学有所成,业有所就,必须注重自我修养,成为具有谦虚礼貌美德的人。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谦虚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说的就是人的视听、言行要合乎礼仪规范。我国还有一本专门谈礼仪的书叫《礼记》,千百年来一直很有影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谦虚礼貌的优良传统,要吸取精华,要有时代新意,要形成现代的行为规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