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如水138 2019-06-25

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理想的智慧的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句话无论语境还是内涵都深深触动了我,作为家长,更能感悟到,作为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才配拥有这样至高的精神境界。

纵观现在的教育观,有这样一种形容:“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条河流的话,家庭教育是上游,学校教育是下游。上游的水质如果已经污染的话,流到下游也已经是坏的。”

从上述言论来看,孩子的教育,首先,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枝蔓。且不谈两者谁更占据主要的地位,单是弄懂教育的涵义,就要在孩子在学校成长的现实中,才能窥见教育的真正意义。

万物的存在,都带着使命,无论家庭,还是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所担负的使命尤为重要。

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最近好友相聚,见到好久不见的朋友,当然话题自然就转到孩子的教育上来。朋友把发生在他孩子身上的事,告诉了我们,我们听后嘘嘘不已,感慨万分。

一天,朋友接到孩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在校被同学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孩子为同学的做法甚为费解,自认没有在行为和言语上冒犯过该同学,而同学却做出了越来越过分的举动。

为了避免发生自己忍无可忍动手的结果,孩子主动去找该同学沟通,希望能将误会解除,大家继续相处下去。但是孩子的主动问询,换来的只是该同学的一句话:我就是看你不爽。

孩子不想让事态继续恶化下去,又让其他同学从侧面去打听,但依然还是那句话:就是看他不爽。

为了避免同学再有不良的行为,孩子主动去找班主任陈述了情况。

这位班主任因为在家长会后,和朋友的交谈中了解到,孩子在初三时受到校霸欺负的情况,在听了孩子的陈述后,没有按常规的处理方法,让两个孩子在磨合中解决矛盾。

而是本着为孩子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树立班级正能量的教育理念,认为有必要在恶势力抬头的时候遏制住这种负面的影响,从而让自己的班级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庭,让孩子在有归宿的班级安心地度过高中生涯。

于是,这个负责任的班主任把犯错误的孩子的父母请到了学校,把他们的孩子怎样对待同学的情况,说给了孩子的家长听,并表明学校和班级坚决不容忍这种欺负同学的恶行发生,要求家长必须进行教育,让孩子基于自己的过激行为,向朋友的孩子做诚恳的道歉和保证,让两个孩子在接下来的日子中零距离相伴相处,让犯错的孩子负责提高朋友孩子的学习成绩。

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朋友惊诧于孩子班主任的处理方式,要知道,朋友的孩子初三时被校霸欺负,当时的学校和老师采取了表面做文章,实则听之任之的方法,让她和孩子深受伤害。

朋友本打算找学校或教育厅理论,无奈正面临中考,孩子心理和备考都会陷在这些龌蹉事情中备受煎熬,想来实在不值得。朋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无奈地在请长假出校外,找一对一的老师给孩子补课应对中考。

朋友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总是对校园欺凌心有余悸,不堪回首。

还好,孩子努力考上了高中。高一上学期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班级文化的教育理念下相处融洽,同学间相互团结,学习积极向上。

因学校是寄宿式管理,孩子们一个月除了有几天休息外,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学习住宿。因此孩子们相处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

故而,年轻的班主任提倡的班级文化:班级就是一个家,一个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是互帮互助的家。这样的教育理念无疑是契合这样的学校管理的。

直到高一下学期开始,同学间已熟悉了各自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难免矛盾渐渐显山显水的暴露了出来。其中就包括朋友孩子和同学过激行为的表现。

不巧被人欺负的事再次发生在朋友孩子的身上,面临这样的境况,班主任却本着为孩子的心理和正义出发,就此事对全班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朋友真的是打心底对这样的老师感激在心。

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这个班主任的处理方式,让我想起了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仲蠡老师《教育的意义》的演讲,他说:“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人以知识,更是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强我们对于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地认知自己,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

是的,朋友孩子的老师不仅重视的是传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重视孩子的心灵的成长。在注意到学生的行为有偏颇的时候,能让孩子充分认识行为对错,适时告知孩子怎样面对挫折,对世间的恶怎样做到不妥协、不容忍。这样的教育和启迪,不仅只在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教会学会对成长的领悟,和自身的行为上的规范,这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支柱和依靠,敞开心扉地和学生探讨成长中的相关课题,让孩子不至于在成长的道路上,因为害怕、冲动、迷惘而迷失自己。

教育的意义在哪?教育就是帮助我们的孩子认知自己,掌握自己命运。教育还是我们老师良知的呈现,是成就孩子灵魂的净土。

在这个社会,最美好的爱,应是成全,成全孩子在每个成长的花期,有自己的枝蔓不断攀越着大树成长,其间有旁逸斜出,有顺势攀升,但一颗正在成长的不完美的树,只有把自己的根伸向深深的土壤,才能竭力向上成长。

这世间,总有像朋友孩子的班主任一样的老师们,怀着对教育的执念,在孩子最困扰苦恼的岁月里,让孩子从修心修身最基本的核心教育开始,让孩子感知世间的美好,明白自己的未来之路,将由怎样的心带领着走向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