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百科 “生物多样性之父”托马斯·洛夫乔伊( Thomas Lovejoy )教授曾说 “照顾好了鸟类,你就解决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环境问题。” 可是你知道吗?到下个世纪之交,也就是 2100 年左右,我们可能会失去地球上的一半物种,包括鸟类。 现在,很多物种的状况,都可以用科学家口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living dead ”(活着的灭绝动物),即这些物种虽然还未灭绝,但已被判死刑,灭绝不可避免。 一个世纪后,狮子、老虎、猎豹等大部分猛兽都只会存在于动物园,或者面积极小、可看作“准动物园”的野外保护区中了。而同样的命运,也等待着犀牛、大象以及人类的近亲大猩猩和黑猩猩。到时候,人们可能只能在照片、视频、图书等资料中或者在博物馆中见到它们了。 南方鹤鸵是最原始的现代鸟类,堪称地球上最后的恐龙 蓝凤冠鸠 鹰头鹦哥通过竖起头上彩色的装饰性羽冠,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北极燕鸥 为了拯救世界各地的濒危物种,记录动物园、水族馆和野生动物保护区里的每一种动物,为我们的后代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美国国家地理 30 多年御用摄影师乔尔·萨托于 2005 年创立了“影像方舟”项目。 他获得过 2017 年美国国家野生动物艺术博物馆朗格斯奖、《美国国家地理》 2018 年度探险家称号。该项目跨越全球 40 多个国家,拍摄、记录了 9000 多个物种,包括 2000 种鸟类。中国也积极参与了该项目。 而本次重点推荐的《国家地理珍稀鸟类全书》这本书,就是美国国家地理“影像方舟”首部中文作品,记录了世界濒危鸟类物种的最后影像,同时也是一部极简的自然百科书。 本书精选 300 多种鸟类的绝美影像照片,从鹦鹉、蜂鸟、猫头鹰,到极度濒危的蓝嘴凤冠雉,每一种鸟都有自己的故事。照片以黑白为背景,凸显动物的样貌和神态,能让你欣赏到前所未见的各种细节与神韵。 白颈蜂鸟 星雀 南非兀鹫 红脚旋蜜雀 乔尔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动物拍摄经验。每种动物在拍摄时,都会带来不同的挑战。他拍摄的绝大多数鸟类都几乎从出生起就为人类所饲养,并不像野生鸟类那般难以接近,而饲养员们也具有高度的敏锐性,能够帮助他们判断动物是否处于紧张状态。 在拍摄过程中,乔尔团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准备,以确保拍摄过程不会伤害或惊扰到任何一只鸟儿。面对不同的拍摄对象,拍摄当天他们会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对于大型鸟类,他们可能会在后方悬挂起黑白的背景布。对于小型鸟类,他们可能会将其放入舒适的小摄影箱中进行拍摄。一旦置身于摄影箱中,鸟类就只能看到相机镜头的前端,从而表现得十分放松。 在布光方面,使用柔光罩以掩护闪光灯来保护鸟类不受伤害,同时团队会尽量吸引它们到近前,以得到最真实的纹理和色彩,以及最佳的清晰度与景深,从而拍摄出最终能够感动公众的完美照片。 喜欢这本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