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下、皮内、肌内静脉注射的操作流程,你值得学习

 昵称63161802 2019-06-25

目的 

将药液注入体内,达到全身疗效。

1、皮内注射法: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等。

2、皮下注射法:用于预防接种;注入小剂量药物,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而不宜口服给药时。

3、肌肉注射法:用于不能或不宜口服的药物;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而需迅速发生疗效或药量大的药物。

评估

1、  病人的病情、意识状况、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局部皮肤情况。

2、  病人的心理状况,合作程度。

3、  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1、  抽吸药液
查对药液,检查注射器、针头;
吸药,排气,放妥。

2、  选择注射部位。

3、  消毒皮肤。

4、  注射:一手固定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进针

01

皮内注射

①再次核对病人; 

②排气;

③绷紧注射部位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与皮注意事项 肤呈5º-10º角刺入皮内; 

④固定针栓,缓慢推注药液0.1ml,皮肤形成皮丘,迅速拔针;

⑤注射后再次核对; 

⑥安置病人,整理床铺;  

⑦按规定时间观察反应结果。  

02

皮下注射 

①再次核对病人;

②排气; 

③绷紧注射部位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º-40º角,快速将针梗1/3-2/3刺入皮下; 

④固定针栓,抽动活塞有无回血;  

⑤缓慢注入药液; 

⑥注射毕,用干棉签按针眼,迅速拔针,按压片刻; 

⑦注射后再次核对;

 ⑧安置病人,整理床铺。

03

肌肉注射 

①再次核对病人;

②排气; 

③绷紧注射部位皮肤,针头与皮肤呈90º角,快速将针梗2/3刺入; 

④固定针栓,抽动活塞有无回血;  

⑤缓慢注入药液; 

⑥注射毕,用干棉签按针眼,迅速拔针,按压片刻; 

⑦注射后再次核对; 

⑧安置病人,整理床铺。 

6.终末处理。 

7.洗手,记护理记录。

注意事项

✦ 皮试前,仔细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

 皮试不用碘酊消毒,拔出针头后勿按揉,以免影响观察,告知病人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 

对长期皮下或肌内注射者,应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以减少硬结发生,促进药物吸收。   

对于过于消瘦或腹部皮下注射时,可捏起局部组织进针,如为专用胰岛素针头,刺入深度根据要求使用。  

 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

长期肌肉注射者交替注 射部位,消瘦者捏起局部组织进针,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肌内注射。

文章来源:雪狐狸学护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