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造”时碰见了何事?溥仪对杜聿明说:我当皇帝时不容这事发生

 漫步之心情 2019-06-25

溥仪是末代皇帝,一生大起大落。建国后,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劳动“改造'后,在1959年12月4日,溥仪与杜聿明、宋希濂等人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接到了特赦通知书。

被特赦后,溥仪等人在生活上得到了很好优待和照顾。在工作上,有关部门根据上级指示,将溥仪、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陈长捷、沈醉等人安排到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让他们担任文史专员。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进入到1966年,由于发生了特殊情况,文史办公室被停,文史资料委员会的专员们的工作也被迫停止。之后,溥仪、杜聿明等人去了“劳动队”,继续“改造”。

在劳动队“改造”期间。溥仪结识了同样在“劳动队”劳动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是评剧新派创始人,有'评剧皇后'之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新凤霞在“劳改队”劳动时,跟溥仪、沈醉、杜聿明等人结识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根据新凤霞所说,她和沈醉、溥仪、杜聿明、杜建时在劳动时,大家爱说爱笑,无话不谈。

在一次休息时,沈醉对溥仪说:'咱们劳动干活儿,饭吃得多,身体也好,吃饱了说说笑笑。啊!老溥,你是咱们这个队里最有名气的人。”

溥仪听罢,笑了笑说:“屎壳郎坐上大轮船。”

杜聿明惊奇地问:“你说的是啥意思?”

溥仪笑道:“臭名远扬了。”

“啊?哈……”大伙都笑了。

根据新凤霞所说,她和沈醉、溥仪、杜聿明、杜建时在劳动'改造'时,碰见了“儿子打爹'之事,溥仪很愤怒,劝说时差点被打。

有一天,在“改造”劳动后,休息时,新凤霞与溥仪、杜聿明、沈醉等去街上买东西。

忽然,他们看见一个男青年拿皮带追打一个花白头发的老人,老人双手紧抱着一个包袱,边哭边逃“救命啊!”。大街上,很多人看着交头接耳却不阻止,也不出声。

新凤霞与溥仪、杜聿明、沈醉见这惨状,感到心里很难过。溥仪很愤怒地说: “看这年青人这么凶打老人,太惨了……”

话音未落,老人跑到溥仪面前求救,溥仪急忙劝说:“别打了,别打了……”不料,却被恶青年用力推开,险些被推倒。劝说时差点被打,吓得溥仪赶快躲闪,看着青年的凶样,气得直冒火。

新凤霞和沈醉、杜聿明立即护着老人,那老人看到有人解劝,壮着胆大骂: “好小子!你打你爹?你露了脸,不给就是不给你!”

恶青年听罢,边打边大声骂:“老坏蛋,你跑不了!我妈给我留下的!你不给我也不行啊!就造你的反!这是大义灭亲,我们‘造派’六亲不认!”说着又要动手。

杜聿明慢条斯理地拦挡说:“有话好说,别这么吵……”

沈醉一口湖南话,很沉重地说: “有理好说,不要动手打人,这样不好……”

一个大娘在旁边看热闹,也说; “看看吧!儿打爹,缺不缺德呀……”

男青年听沈醉一口湖南话,以为这准是个首长大人物,住了手,不打了。

那大娘说:“你们回家去分吧,为这点东西吵成这样,又动手打爹,可不好……”

男青年抓着老人走后,那大娘说:“这是个‘造派’和他爹,他妈被他闹死了,留下钱和几块衣料首饰,他打了他爹两三天了!逼得老头寻短见!”

新凤霞和沈醉、杜聿明听后都替那老人难过,不知他回去会如何。

溥仪两眼直直地看着那父子的去向,半晌不语。沈醉自言自语说: “野蛮!无知……”

新凤霞说: “我们戏曲舞台常演家庭小戏,有一出戏名《不孝子》,儿子不孝顺,最后老子告儿子上公堂,儿子被判了罪。生活中也有老子对儿子说: ‘你不孝我,拍脑袋告你件逆不孝!’拍脑袋是自己打破了头告儿子。”

沈醉说; “那是虚的门面话,屈死不告状,穷死不求人,没有钱告不得状、打不起官司。老子拍破了头告儿子,当官的给你八两给他半斤,各打五十大板。”

溥仪说: “是教育问题,靠打官司不行,人的觉悟哇!应是有法的保证。老子拍破了头,以为只要流出血就可告儿子,这是愚蠢。”

杜聿明说: “老溥!你当过皇帝,对这样事有没有想法?”

溥仪凄凉地摆手、摇头,叹气说: “我当皇帝时是在人民面前犯了很多错!被改造后我是新人了,认识了自己的错。我想,如果在我当皇帝时看见这样儿子打爹的事,我定然不容这事发生!我要负责。可是……”

说到这里,溥仪慎重地看看四周,紧张地摆手小声况: “不说了,再说我又要犯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