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槿花开之际,一起走进“九十九间半”

 憨痴呆 2019-06-25

漫栽木槿成篱落

已得清阴又得花

来源:@方方华华

南京甘熙宅第内

木槿花悄然盛放

粉色花朵个个绽放开来

来源:@残荷听雨_chty

园内还有不少绿植搭配

流水、砖瓦,郁郁葱葱

来源:@残荷听雨_chty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甘熙宅第

距今已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

与明孝陵、明城墙

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

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

“九十九间半”是南京民间对深宅大院的称呼,这样的人家往往是钟鸣鼎食、诗书簪缨的大户巨宅。南京城的“ 九十九间半”曾经有过多处,但目前全国南方大中城市中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九十九间半”,就数位于城南南捕厅的“甘熙宅第 ”了。

该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

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大板巷

南至升州路,北面是南捕厅

一共有五个门牌号

分别是南捕厅15、17、19号

和大板巷42、46号

从平面布局上看

甘熙宅第由四组多进穿堂庭院式建筑组成

其中南捕厅15、17、19号三组建筑坐南朝北

大板巷42号建筑坐东朝西

甘熙宅第的东南部分为园林与水池

甘熙宅第内有

友恭堂、望月楼、寿石轩

津逮楼、后花园等建筑

甘熙是晚清时期南京著名学者和藏书家

甘熙宅第内复建的津逮楼

就是父亲甘福所建

清代中晚期

金陵甘氏其中的一支甘国栋率子经商

嘉庆已未年间正式迁入南捕厅

并取堂名“友恭堂”

金陵甘氏是江南地区的名门望族

家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秦国的名家甘茂、神童甘罗

三国名将甘宁、东晋名将甘卓

是这个家族的先祖

今世甘贡三和他的儿子甘南轩

甘涛、甘律之也是南京文艺界的名人

墙外是高楼林立、广告林立的商业街

鼎沸人声与现代喧嚣

墙内是庭院深深

这座大隐隐于市的私家住宅

既有南京老城南的厚重

亦有主城区的繁华

夏日里的甘熙故居

植物茂盛,一片苍翠

是避暑的好去处

这里透着一份静谧

仿佛一切都是旧时的模样

时间在这里似是静止的

连洒在院子里的阳光都是静止的


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 

领略金陵老城的民俗风情

位于南京甘熙宅第内的民俗博物馆

陈列展示着众多旧时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用品

从造型、功能、纹饰、色彩

等方面反映传统生活习俗

代表着百姓当时的生存状态

也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诉说着老南京的民俗文化和乡愁乡韵

||“老南京”的婚礼聘礼嫁妆样样都要讨口彩


说起婚嫁习俗,可以上溯到周代,从提亲到完婚一共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在民俗博物馆的婚俗展区,形形色色的婚嫁展品让人大开眼界。

一般聘礼分为“下定”和“行礼”两个步骤。男家一般送以金银茶果等为聘礼,茶叶也是主要聘礼,俗称“茶礼”,因为茶苗不可移植,移而不复生,体现了旧时妇女“从一而终”的道德观念。一般行了“茶礼”,这门婚事就算定了,不能轻易反悔赖婚。

有聘礼,自然也有嫁妆。吉日前一天,女家要把所有嫁妆送往男家,称作“铺嫁妆”。嫁妆一般有手镯、项链、床上用品等,还要有一把红漆筷子,寓意“快快生子”。这些名目繁多的嫁妆中,新郎的鞋必由新娘亲手缝做,数目为单数,并且要把新鞋放入新郎的鞋中,取意和谐(鞋)到老。

||“老南京”育儿习俗拴孩石、站桶唤醒儿时记忆
那时候的南京百姓,在长期的育儿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通过各种行为和各式物件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顺利度过成长历程中的各种关口。在民俗博物馆内的育儿民俗展区,就有这些有趣的老物件。

南京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讲小娃儿“三翻六坐九爬爬,十月头上打咂咂”,意思是孩子一天天长大,越来越调皮好动,大人们忙着“糊口”,无暇时刻看护,便打制出石狮子造型的“拴孩石”。

||来传统民俗区体验南京民间工艺的魅力

火遍全网的绒花,在这里就能找到。绒花的主要材料是蚕丝,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在馆内的传统民俗体验区,一间小小的“绒花坊”里,这些绚烂的“绒花精灵”在一双双巧手的上下翻飞中含苞绽放。

剪纸、拉洋片、抖嗡、竹刻、绳结、绒花、微雕……这里的花样手艺还有很多。

夏日午后,闲暇时光

来甘熙故居走走逛逛吧~

门票 

20元(成人)/10元(持证本科以下在校生、60-69岁老人)/免票(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70岁以上老人)

开放时间 

09:00-17:30(17:00停止售票)

地址 

秦淮区中山南路南捕厅15号

公交(目前升州路在修路,建议提前百度地图)

地铁1号线/三山街站2号出口

公交16、33、35、100路等/中山南路·升州路站

南京旅游综合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