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2019-06-25 | 阅:  转:  |  分享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兰山学校林丽珠

小学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中高年级作文的基础,它既为写作积累方法,同时也在写话的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资源。如果在小学低年级打好看图写话的基础,学生到了中高年级,作文就可以顺利过渡,而且不会对写作产生畏惧,还会非常喜爱作文。那么,怎样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孩子看图写话的能力呢?

看图写话,从表面上看,只有两个环节“看”和“写”;实质上它包括四个要素:看、想、说、写。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看”,就是观察,它是看图说话、写话的基础。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按顺序观察。

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避免产生杂乱无章、顾此失彼的不良习惯。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先人后景、整体——部分——整体等,只要有一定的顺序,说话、写话才会有条理。

2、抓重点观察。

一幅图总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学生观察、表达的重点和中心。因此,在进行观察时,要指导学生抓住画面重点细致观察。如果图画重点是植物,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如果图画重点是动物,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如果图画重点是人物,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衣着特征,面部表情、动作行为等等。抓住了画面的重点,学生在说话、写话过程中,就会做到详略得当,明白哪些内容必须表达,哪些内容可以表达,哪些内容不需要表达。

想——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一幅图只是描绘某一事件发生的一瞬间,一组图也只能表现事件的几个场面,不可能将整个过程全部展示出来。因此,在教学看图写话时,必须指导学生由此及彼,从“有”到“无”,合理地展开想象。主要方法有:

1、创设问题,展开想象。

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联想。比如有这样两幅图:一幅图画是一只小鸭掉进了陷阱里,一幅图画是小鸭和许多小动物在做游戏。对于这样两幅图,老师问:小鸭是怎么掉进陷阱里的?小鸭是怎么从陷阱里出来的?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可以讨论,展开丰富的想象,达到说话、写话的目的。

2、换位思考,展开想象。

在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平时经历过的或者与之相似的情景,把自己当时的感受、体会转加给图中的主人公。

3、合理推测,展开想象。

推测,就是在已有的故事内容、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样的看图写话一般有两幅或多幅图画组成。

说——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在观察图画和进行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把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说出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重要。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必须使用普通话,声音大小和说话节奏适中;

2、鼓励学生大胆说,有条理地把句子说完整,意思要连贯;

3、告诉学生说话时不要重复啰嗦;

4、要求学生尽量根据已有的词汇量,选择适当的词语表达意思;

5、图画的重点必须多说,说得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老师可以适当加以点拨,促使他们说话水平的提高。

四、写——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在说的基础上再动笔写,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不要过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及时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

教给学生完整的句式。如: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按观察顺序来写,想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重点观察处展开想象,要详写。

4、要求语句要通顺,能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无错别字,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

要想让孩子们喜欢表达、喜欢写作,老师、家长都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写作成果,让孩子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满足感和喜悦感,学生才会对看图写话产生兴趣,才会觉得这是一件快乐的事,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把心中的想法用充满活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来,看图写话的训练,对学生来讲是水到渠成之事,我们的教学也自然会落到实处。??

献花(0)
+1
(本文系少年把书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