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穴文献透穴是从一个腧穴进针,行针至另一腧穴的皮下—为透刺、透穴。透穴的历史悠久,在《肘后备急方》《玉龙歌》《针方六集》《医学纲目》等书中均有记载,其疗效显著。透穴是通过经络达到目的,即所谓“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阳陵泉透阴陵泉穴位主治《玉龙歌》云:“膝盖红肿鹤膝风,两陵二穴亦堪攻” 陵泉透刺阴陵泉,起到理气、活血、活络、疏经功效,阳陵泉为筋会, 善治经筋之病,又可平衡阴阳。 取穴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小腿屈曲45°,脚外展约15°,用0.35*100mm针灸针,穴位局部消毒后从阳陵泉向阴陵泉方向进针2一2.5寸,行平补平泻手法,针尖到达阴陵泉穴位皮下隆起时停止进针,不要刺破皮肤。 透穴位置解剖注意事项透刺阳陵泉时一定要直刺,可以在阳陵泉穴位下移半寸到1寸,避开血管,避免因刺破血管造成内出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