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博,你需要注意这些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6-25

“考博应该准备什么?”“考博如何复习?”“考研的方法适用于考博么?”不少考博学子在复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上述疑问,那么,考博前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有效复习能够减轻考博的压力?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01 提前联系导师很重要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考博需不需要提前联系老师呢?”笔者认为是需要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一方面,考博你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点选择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选择该领域内有资质的教授作为你博士期间的导师,提前联系你想要报考的这位导师能够获得许多资源:如复习参考书目、复习重点及该导师所要求的报考条件及研究倾向,这样可以对备考难易度及自身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做出进一步的选择;另一方面,博士作为高学历的敲门砖已被社会所认可与接受,因此诸多应届与往届毕业生为了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选择读博,然而博士生导师自身的博士名额是极为有限的,在这种资源极为稀缺的情况下,提前联系老师能够加深老师对你的印象,而且能够抢得先机,如果你和其他考生分数相同,老师会优先选择你,从而增加考博成功的筹码。因此,考博提前联系导师很重要,而且联系的越早越好,这样会增加你的胜算。

02 复习方法很重要
不少人不清楚考博该复习什么及如何复习,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考研的方法来复习考博,在笔者看来,掌握有效的考博复习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减轻考博复习的压力,增强自身的应试实力,从而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得心应手。

第一,在确定了考博的方向及导师后,应及时对报考导师所提供的参考书目及复习重点进行梳理,明确复习的方向;

第二,联系所报考导师门下的博士生,了解与借鉴其复习方法与复习安排,并根据考试科目作出合理的规划与安排;

第三,结合考博历年真题归纳其出题方向、问法及各题型作答时间安排,在此过程中思考答题的逻辑与方法,并将真题在对应书目中进行标记,以做针对性复习;

第四,结合考试复习大纲,将复习书目中老师强调的重点及出现真题的部分进行归纳与总结,同时将复习大纲中所要求复习的部分进行简要标记,在复习时可先熟悉章节的整体框架,然后对框架进行内容的梳理与填充,最后对整个框架进行反思与整理;

第五,在复习书本的过程中可进行真题演练,在有限时间内把真题做一遍,然后对所做内容进行查验,如果拿不准的需要及时请教相关专业的老师予以指导与批评,同时对复习的内容进行检视与反思,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第六,复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回顾与反复,以增强记忆,同时也要多涉猎所报考专业的相关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因为考博与考研相比,更加强调答题的广度与思维的深度,因而在复习参考书目的同时,多读相关书籍对于多角度、深层次的答题更有帮助。

以上六点可以总结成明确复习方向、合理规划复习时间、结合真题针对性复习、先框架后内容、真题演练,回顾与巩固、多涉猎,勤思考。以上六点仅是笔者自身的感悟与体会,希望读者以此作为参考与借鉴,并找到适合自身的有效复习方法。

03 培养写作习惯很重要
毋庸赘言,博士毕业除成绩与论文考核合格外,还需要通过科研考核,比如在规定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因此,考博除提前联系老师及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这就需要考博学子在考博前就需要培养自身的写作习惯,以减少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的烦恼,当然,良好的写作能力也是博士导师所关注与重视的,然而写作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这需要一定时间的文化积淀与反复练习,因此,在考博复习的过程中,在阅读参考书与相关专业书籍、学习其行文结构与语言表述的同时,要具备一种批判与问题意识,辩证看待书本中呈现的内容,同时结合社会现实反思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尝试着将这种感悟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开始可能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一定要敢于尝试,并持之以恒,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请教导师予以协助与修改,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更好地应对读博期间论文写作的困难与障碍。

以上便是笔者对于“考博前应该做哪些工作?”及“如何有效复习能够减轻考博的压力?”的理解与感悟,考博并非易事,唯有坚持不懈、沉着坚定、勇往直前方能在考博路上越走越远,并最终收获成功与喜悦,圆自己的考博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