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你,一定受到了无形的压力,是否是看到了周围一些关于婚姻相反的例子,从而提出了对人生的疑问。 这的确是一件值得探索的问题。 人生是否一定要结婚生娃呢? 问题出在“一定”二字上。当许多事情挂上了“一定”的不合理信念,就成为了必须要做的规定,不遵从就是错。 人生可以选择结婚生娃,也可以选择不结婚生娃。 关键是别与“一定”二字做纠结。 心理学家埃利斯的认知理论中阐述:情绪不是由某一个诱发事件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此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人具有一种既理性又非理性的心理特点,人具有经常性的消极内化语言,人具有改变和发展自己的能动性。 因为那些不合理的情绪在过程中发生作用,而使得最终的结果发展向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 其中不合理的情绪具有的绝对化要求,“必须”,“应该”,“一定”等词语的经常性使用,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者不会发生的信念。 比如说:诱发事件是:失恋。 不合理信念是:我那么爱他,他也应该爱我,做出这样的事情,真是太不公平了。 情绪反应是:对男友的怨恨。 与此信念做辩论:我有理由一定要求他爱我吗?仅仅是因为我爱他的原因。 新的观念: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力,可以选择爱你,也可以选择爱他人。毕竟是在恋爱期,有选择的权力。 回到我们的问题:人生是否一定要结婚生娃? 没有一定,而是各自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中有所获得,有所珍惜。 有的人,了然一生,觉得一个人过的也挺好,对于TA个人来说,不结婚不生娃的状态,才是TA最自在的生活状态,能够理所当然地全然地接受自己的选择,也一样能够过地不纠结。 有的人,觉得人生的状态,是儿女满堂,夫妻和睦,以家庭美满,其乐融融为人生幸福的准则,也能够理所当然地接受这样的自己,也一样能够过地不纠结。 但,进入婚姻却需要另一番解释了。 一旦进入婚姻,更需要的是承诺。 当提出“人生是否一定要结婚生娃?”这样问题的你,说明对待婚姻已经有了一个更为慎重的考虑,不单单是在思索人生的抉择问题,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态度更加深思熟虑。那么无论是如何选择,结婚也好,了然一生也好,都会无怨无悔。 |
|
来自: 老鸿5jmx3tglz8 > 《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