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陵川县地处晋豫之交,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距离郑州仅两小时车程。 【1-陵川县是中原康养的好地方!】 晋城陵川,素有太行屋脊之称,聚太行山水之雄秀,纳天然氧吧之凉爽,开世界围棋之渊源,集金元古建之精华,为八百里太行最精华之所在。 8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和每立方厘米9万个负氧离子,让陵川蝉联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境内现存有金元古建筑13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是名符其实的“金元古建博物馆”。 这里,人杰地灵。金元时期,文化鼎盛,走出7名状元,93名进士。孕育出元朝大政治家、思想家郝经。一代文学宗师元好问在此求学7年,留下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千古佳句。 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太行山上》也是创作于此。被誉为“当代愚公”的陵川锡崖沟人,历时30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出7.5公里的挂壁公路,开创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 由于盛产上等的核桃、木耳和小米,加之著名的连翘、潞党参、黄芩、蝉蜕、火麻仁等“陵五味”药材,使陵川自古就是食疗药疗的康养胜地。 同时,陵川县夏季平均气温仅为19.7℃,与周边郑州、新乡、焦作等夏季40℃的高温区域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了目前陵川数万张床位的夏季避暑市场。 【2-陵川县是晋城“典型太行·传奇晋城”的点睛所在!】 对于整个晋城市全域旅游的发展,我认为用“典型太行·传奇晋城”来表达最为恰当。 我发现铁魂非遗司徒小镇、东方古堡皇城相府、太行缩影王莽岭、马帮传奇里进掌都竭力在市场塑造自己的旅游名片,其共同谱写的是晋城市南太行典型山水人文的传奇画卷,而陵川县恰是南太行地理地质资源的集大成者,是典型太行的符号,当然也是传奇晋城的一部分。 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极度攀升近千米,给晋东南带来丰沛的降雨也成就了以王莽岭为代表的壁立千仞、云蒸雾涌的独特景观。巨大高差使得此间生物多样性格外明显,无论珍稀树种红豆杉、白皮松,还是珍稀野生动物金钱豹、红腹锦鸡、黄羊和豹猫,都在这里生息繁衍。群山闭塞,悬崖冷峻,阻止不了华夏先民探索的脚步。明清晋商,更是名扬九州。“太行八陉”,穿越太行山川隘口,成为物产和文化的往来通道。至今,古道上还流传着马帮世家的精彩传奇。 【3-陵川县或许迎来的是最后一次机会?】 小城与小城间,也上演着大城市间的抢人大战。 晋城市丹河新城金村新区的开发,将推动晋城城市格局的形成。金村新区总规划控制范围42平方公里,是集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创新基地、泽州县级行政中心、生活居住、休闲度假及配套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新区。其建成,对于产业基础弱、就业环境差的陵川县会是致命的一击,人口将加速流失,进一步失去发展产业的前提保障,没有人谈何发展。 从2017年末到今天,我来到陵川县已经有一年半,因为先后参与陵川县六泉佛子山项目、丈河太行马帮传奇里进掌度假村的开发,几乎走遍了陵川县的东部山区,为陵川县能有如此好的清凉避暑生态资源感到欣喜,也为无从下手而感到怜惜,陵川有好山但没好水、陵川生态价值明显但交通环境不佳、陵川资源深厚但缺开发引领。 在去年,我曾提出陵川县的抓手不是景区,而是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这是实现陵川县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利器。 从目前陵川县旅游的发展格局而言,以“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为轴线,联动东部山区旅游资源。其中有陵川县1.0阶段的王莽岭山水资源片区,并含棋子山、凤凰欢乐谷、黄围山等;2.0阶段的武家湾农家乐片区,住一宿50元包吃住的夏季避暑消费群体;3.0阶段尚未爆发的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丈河度假村区域。 但旅游发展格局今非昔比,陵川县依然按照如此的发展格局下去,想在新时期美好生活的供给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如登山般困难。 (1)我国旅游已经从观光向度假转型,再走云台山、栾川的老路来打造新陵川旅游已经不现实;
其中“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应成为陵川县域旅游的核心抓手。我们建议给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一个新的名字“太行天路”,要给游客以想象。太行天路应该是一条充满想象的道路,沿线要融入故事、优化景观、联动产业,让太行天路成为真正的旅游目的地。 2019年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养生养老,为康养产业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尤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这也为企业进入乡村指明了路径。 我认为,随着康养产业的成熟、陵川县交通的改善,陵川县的生态优势将成为陵川县弯道超车的资本,且会纳入以郑州为核心的两小时中原经济圈,河南上亿的人口将为陵川县域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保障。 我认为,侯书记已经在晋城市首届全域旅游大会上,明确提出到清凉陵川,也提出过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也提及太行一号风景道的意义。我觉得,需要加快步伐将愿景变为现实。 对于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包括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富度高、覆盖度广,而实现这样的标准,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 因此,我建议:趁着陵川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以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串联陵川县域旅游资源的大发展规划下,重新进行陵川县域发展的顶层设计。 今年以来,旅游虽然还在增长,还整体形势已经在后退,尤其部分文化娱乐领域出现50%的断崖式下降。此时,陵川县应该加快陵川县域发展格局的搭建,集聚地方企业力量及外部企业力量加快转型,而不能局限在一点的打造上。 综上,我觉得有几点可以直接来做: (1)我觉得政府可以牵头组织如太行天路自行车赛、汽车越野赛等全国及国际性的赛事,让太行天路成为一个行业品牌,带动细分群体了解陵川关注陵川,进而将赛事打造成陵川的一个产业。 (2)我觉得可以引导扶持地方企业,搭建陵川好礼旅游商品公司、陵川好客酒店服务联盟,用企业的力量搭建起陵川的旅游框架,逐步吸引其它投资人的有序进入,用企业的力量完成旅游商品三产的推动间接带动如黑山羊食品厂、大红袍花椒加工厂、党参等中药厂的发展,用陵川好客酒店联盟的力量提升整个县域酒店的服务水平,如政府兴建大型洗衣房集中洗衣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服务的品质,逐步叫响“中原康养到陵川”。 (3)“太行天路村村共建”区域乡村振兴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政府牵头制定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100个村庄的顶层发展规划,引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让乡村活起来富起来美起来,打造晋城陵川县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试点。 最后,整个陵川县旅游的成与不成,取决于在晋豫交通改善那一刻县域品牌能否在中原城市群叫响,及是否有足够的产品服务以支撑该品牌,这是一次大的机遇点,一但错过,所需要的代价将增高,如云台山当年起步与王莽岭今天起步的难度。 而这样的机遇,需要政府牵头企业助力,是协奏曲而不是独奏曲,陵川县把握住了这次机遇,便能弯道超车成为重庆附近全国知名的避暑胜地苏马荡,把握不好县域人口将进一步被晋城金村新区所吸附,迎来恶性循环,失去发展的基础支撑。 完 来源:好文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