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wenxuefeng360 2019-06-25

这两天,最热的话题就是高考出分了,各种群里都少不了学神们的传说,其中在常爸经常混迹的群里,这个兼具颜值与才华的孩子被议论得最多。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刷新了广西的高考记录,语文、理综分别只扣了10分,而英语、数学都满分,尤其是数学!真是太厉害了!

可能在大众眼里,数学一直是高冷、枯燥、难的代名词,很少有人会觉得有趣。但是,数学又是孩子未来十几年都要学习的学科,如果不感兴趣,那么学数学真是个煎熬。

也许拿状元说事跟我们生活有点儿远,那常爸就从自己的经历讲起吧。

常爸以前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数学枯燥无味,非常讨厌它,学它纯粹为了考试。直到进耶鲁后,遇到教统计和梳理分析的数学教授Edward Kaplan,他不仅上课生动幽默,还教我们从统计学角度思考,美国大选中样本如何选举,选举出结果后,如何分析误差。我当时一边关注美国大选进度,一边学习应用统计学,一下子就对数学提起了兴趣。那学期,我从大学数学从来不超过75分的数学学渣,逆袭成了全年级top10%的“学霸”。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发现教授有点像乔布斯有没有)

常爸因为喜欢数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从此喜欢上数学。这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想让孩子喜欢数学,先让他感兴趣。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教孩子一个全新的知识,很费劲,但是找到新知识和现有知识有联系或相似的地方,孩子就很容易感兴趣。很多探索大自然的,欣赏动物世界的,还有科学小实验,思维训练,都是这个思路,给孩子强调,自然、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数学亦如此,像体会自然、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一样,不妨先让孩子体会数学也在我们身边。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旋转一个陀螺,它运动背后就有数学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数学是什么?

你认为数学是什么?

加减乘除,分数、百分数、几何、方程,一堆符号?

数学的本质是寻找事物的规律、规则、联系、结构,再用抽象的图形、符号表达出来。

说到“抽象”,数学学渣们就不禁打了个冷战——当年讨厌数学,不就是讨厌它的抽象吗?

但其实,数学的神秘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抽象的概念其实在大自然中也存在着很多具象的表现。

举个例子,带孩子数一数身边常见的花有多少个花瓣?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1,2,3,5,8,13,21,34,55……相邻的两个数相加,总能得到下一个数。这就是13世纪希腊数学家发现的斐波那契数列。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斐波那契数列时常出现在大自然中。

松果的底部和向日葵的种子的排列方式,无论顺时针数还是逆时针数,都会得到一个斐波那契数字。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大家熟悉的π,众所周知它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例。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π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总是和圆、曲线有关。

比如,任意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它的总长度和直线长度比,约等于π。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人们用数学解释万物,用数学上天入地,数学是一种语言,是工具,也是理解万物之源。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数学可以表达事物,也可以用事物表达,关键是变换角度

我们还可以逆向思维理解一下数学,它可以表达事物,它也可以用事物表达。比如,中文“数学”二字,是英文“mathematics”一串英文字母,是盲文一堆点,甚至是摩尔斯电码一串“嘀嘀嘀”的长短音。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数学被定义成多个概念,意味着大家在从不同角度理解它。在数学中,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我们看一个简单的方程,大家基本都理解啥意思。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它,等号一边是加法,一边是乘法,相等意味着这是同一个事物,加法和乘法代表了一个事物的两个角度。

再看一个变换角度的例子。

这是一条直线,它能玩出什么花样?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再画一条相同长度的直线,位置往下往右移动一格。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如此往复画下去。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然后,我们用直线画出了一条弧线。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这条弧线是不是某个圆的一段?我们换个角度看这段弧。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复制它,拼成一幅画?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延长每条直线?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依次多画一些直线?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多画几条直线后,这条弧线清晰起来,是一条抛物线,不是圆弧。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理解数学,就是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

我们再看一个数字:4/3。

在10进制计数法中,它是1.333333……,2进制中则是10101010……,4进制、5进制、7进制、8进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我们还可以这样简单表达。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我们现在再换个角度,把它可视化。

4/3可以是一个边长3和4的长方形。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实际上它也是手机、电脑屏幕常见尺寸。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再深入一点理解,把4/3动态可视化。两个圆,左上角圆转4圈的时候,右下角圆转3圈,也就是说,左上角圆转动快一些,转动速度是慢的速度4/3倍。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现在,画两条线,标明交点。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圆旋转的时候,能看到交点在“跳舞”,记住这个点来源于4/3。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我们再看看它跳舞的轨迹。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这就是4/3可视化后的样子。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这就是数学,不断变化角度,探索事物会发生什么。

看完4/3,我们再来听听4/3的声音。

它的声音也可以各种各样。

我可以在固定时间内敲3下,“咚咚咚”,也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敲4下,“当当当当”,还可以加入镲,一起播放出来,就是一段基本的B-box配乐。这就是4/3的节奏。

4/3还可以是体积。球体积是某个圆柱体积的4/3倍,所以球体积公式中包括数字4/3。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4/3这个数学游戏还可以变换无穷角度玩下去。

4/3是什么?是数字、图形、动画、声音、空间……

而4/3,只是数学中一个不起眼的数字。

关于数学,4/3的例子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真正理解数学的过程,就是学会变换角度,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个事物的过程。

对于脑海中有无数个比4/3还要复杂的例子的数学家科学家来说,数学很神秘。它像是本身已存在于世间的客观事实,解决数学问题只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明。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数学更神秘的地方在于,让我们变换角度理解万物,从而发现万物之间的神秘联系。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数学诠释了什么是“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现在无论你怎么看待数学,绝对不再单纯认为数学是一堆数字方程,已经对它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层面。一句话,数学的大门就这样打开,欢迎进来。

连数学学渣都感兴趣的数学纪录片,原来数学如此之美

让孩子体会数学之美,下面的纪录片/视频别错过

【PBS】数学大迷思The Great Math Mystery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249309?from=search&seid=2624985788579130120

数学的美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595116/?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

纪录片.大自然的数学.2017[全2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5966011/?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17

【TED-Ed】为什么人们那么怕数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826310/?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11

【TED】数学是理解万物之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594282/?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1


作者:常爸 文章转载自:常青藤爸爸(ivydad_ivyda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