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考志愿填报正当时。也许你也和曾经的他们一样,在面临人生这次重要抉择时有许多纠结困惑。一起来听听清华师兄师姐的经验谈吧,也许能带给你云淡风轻的心态,让你在紧张的氛围中暂时解脱,沉静下来,倾听自己的内心。愿你成为梦想中的自己。加油! 材料科学与工程:从基础到前沿 各位亲爱的同学,我是材料学院的江国琛,非常荣幸能够与朝气蓬勃的各位交流我在清华这四年的学习与成长。杨子在《十八岁及其他》中写道:“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参加完成人礼和高考后的我,大抵也是这种心态。 那时的我,像你们一样,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与憧憬,跃跃欲试又辗转不安。选择材料,是因为它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材料科学与工程则是研究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加工和材料服役状况的学科。生活中,材料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小到芯片、尼龙扣,大到航天器、宇宙飞船,都蕴含着材料的知识。就是因为材料的包罗万象,决定了材料学科的教育也是“厚基础、宽口径”的。因为采用大类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在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和数理类两个招生专业中都有涉及,正是这样的厚基础,才能成长为最前沿。 目前清华大学材料学科的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包括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再生医学及仿生材料、极端条件材料、材料微结构及表征、计算材料科学及工程仿真、材料制备工艺及加工工程等,具有研究范围全面、研究水平领先、国际化水平高的特点。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学科位列世界第12名,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第一。进入材料学院,你将获封“材子”“材女”的称号,每年享受一道“天材料理”,欣赏“共格”“界面”“第二相”等专业与文艺齐飞的学生节。 资助育人:绝不因经济情况而感到困扰 我在清华这四年的学习与成长,完全离不开学校对我的资助与育人。每个人的家庭都可能会遇到暂时的困难,我也曾因为经济困难而对大学的生活怀有深深的焦虑与胆怯。但是不论是辅导员的贴心谈话还是老师的热心帮助,都使我明白,清华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与温暖的港湾。清华大学自2006年起建设新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资助体系,以助学为目标,以需要为原则,以育人为根本。形成了“助、勤、奖、贷、补、偿”的资助体系格局。 近几年来,清华大学开展阳光工程,推动学生资助升级,开设“综合素质提升系列课程”,涵盖托福、舞蹈、书法多个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鸿雁计划”资助学生飞往世界各地,使所有清华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在“鸿雁计划”支持下,我赴美国加州走访调研部分高校学生奖励资助体系,在增加阅历的同时,也更让我感受到清华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不要有丝毫经济上的顾虑,清华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更能带给你别样的温暖。 四年时间,从夜半出门不识路到带人游园数家珍,自己对这个园子愈发熟悉,但只有跨进园子的大门才能真正感觉到心安。清华已经成为我温暖的港湾,我希望她也能成为你们温暖的港湾,那个一脚踏入就无比心安的清华园。 四年成长:从平凡到精彩 清华“聚半国英才而育之”。清华人的优秀,让甫入清华的我,与有荣焉,却又自惭形秽。每个人都那么优秀,但在这么多优秀的人群里,大多数人又都显得那么平凡。而清华,她能提供足够广大的平台和足够充足的资源,让每个平凡的人,都能找到他的精彩,不管是你的学术志趣、社工兴趣还是业余乐趣。在这四年时间里,我参加了超过700小时的勤工,通过劳动更好地锻炼自己、教育自己;我参加了超过360小时的志愿服务,在北京世园会、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挥汗如雨,与志同道合者一起服务他人;我也出国进行暑期研修,感受国外先进实验室的科研环境与氛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但我的精彩,肯定与清华密不可分。正是清华优秀的伙伴、广大的平台和充足的资源,支持着我从平凡走向精彩。站在四年后的今天,我无比感激当初对大学的选择。 我相信选择清华的你们,四年后再回顾走过的历程时,也会对从平凡走向精彩的自己感到无比满意与感激。 文图丨江国琛 编辑丨刘明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