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和医院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一直以来是医院感染控制关注的核心内容,大量的研究证实医疗场所中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将直接造成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手污染,并造成20~40%医院感染的发生,25-79%的ICU中的诊疗设备被病原体污染(这样的状况下,透析室一定不会“独善其身”的)。 所有的病原体表现出的共同特点包括:
研究表明:高频接触的物表有生物膜的污染,一般清洁根据无法清除生物膜,这将会造成更大的感染风险。
一些医疗设备由于比较昂贵,清洁由科室护士完成,但护士的工作量我们都很清楚,所以也很难保证有效的清洁和消毒。 因此大多数的医疗机构特别是患者数量较多的医疗机构的环境污染是比较严重的,面对这样的污染如果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不高那么后果可想而知......但究竟一次不洗手能造成多大的危害,好像也难以说清楚,那么今天笔者将从一个澳大利亚的研究来告诉您一次污染的手会造成多大污染的播散。 研究人员使用已知金葡菌生物膜分别污染塑料和玻璃取样片(模拟不同的物表),总染菌量分别为1.8×106和8.8×105,然后用5%的中性洗涤剂处理5秒(模拟普通清洁),接着用食指和拇指接触两种取样片后在血培养基上连续摁压(模拟污染手后连续接触其他物表),然后将培养基进行恒温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即便使用清洁剂处理,生物膜所造成污染依然难以被有效的清除(那么由此推测我们目常的所谓清洁擦拭会有多大的效果)...... 而且造成手部污染后可以持续存在,上图的实验中,连续摁压19次后依然有菌落生长,那么手卫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就非常清楚了,不仅可以清除手部的污染而且可以降低由于手造成的污染。 但问题在于,真实世界中,我们的手卫生依从性并没有理想的那么高,再加上环境并不能真正如我们所愿进行有效的清洁,那么手卫生依从性加污染的物表等于医院感染率提升20~40%。 可能有人说我们监测的医院感染率很低,都不到1%,没那么严重,那么您知道有多少医院感染是被漏报或者治愈或转院分流了吗? 如果您说我们没有漏报没有分流,那么笔者觉得贵院的感控水平都超越美国了,应该让美国医务人员来贵院进修学习。 最后我们谈一谈环境清洁和消毒吧,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医疗机构选择含氯消毒剂进行物表的清洁和消毒并不是因为含氯消毒剂是高水平消毒剂,而是因为它便宜(其实很多临床护士并不知道他们用的“84”是高水平消毒剂), 消毒成本由医疗机构承担,选择诸如卫生湿巾、先进的终末消毒设备等无疑会增加医院的运营成本,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大多数的医疗更多的是关注了诊疗水平的提升和投入,对于消毒设施的投入无论是人力和财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这怎么可能做好感控? 漂亮的监测数字和低的感染率不能体现你们的感控工作做的有多好,只能证明做的有多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