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150周年前的4月1日,人类发现了大熊猫。 大熊猫是个完美的物种,它既能作为旗舰物种在社会层面引起大众对保护区的普遍关注,又能作为“伞护物种”庇护其它同域分布的物种进而维持所在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面积3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03平方公里,缓冲区37平方公里,实验区70平方公里,1997年经中国国务院审定并正式命名。除了大熊猫,保护川金丝猴、扭角羚、珙桐、连香树等区内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也是保护区的主要任务。保护区内自然条件复杂,气候独特,海拔跨度从1200米至4500米以上,这里保存了原始的高山峡谷自然生态系统和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保护区位于大熊猫现代自然分布区狭长条状弧形带的中段,其显著特点是直接联系着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两个最大的大熊猫野生种群栖息地。”保护区虹口保护站站长刘波表示,“这里是野生大熊猫生存、繁衍,以及圈养大熊猫放归的天然走廊。” ![]() 两只大熊猫放归后,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组成的监测小组对它们进行跟踪监测。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开展野外研究,监测人员希望了解“琴心”和“小核桃”能否逐步适应新的野外环境,融入野生大熊猫种群。 供图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2018年12月27日,“琴心”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放归。研究显示,对于外来的同类,野生大熊猫明显更青睐雌性而排斥雄性。因此,放归雌性大熊猫‘琴心’和‘小核桃’,有利于它们较快融入野外种群。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供图 ![]() 野外监测到的“小核桃”。无线电监测、GPS颈圈数据下载及分析、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采集、生存环境和采食场调查、红外相机监测等多种设备和手段的应用,让监测队员可以随时掌握两只熊猫的动向。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供图 ![]()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都江堰市。研究显示,在未来40年里,如果每年能放归一只雌性大熊猫,就能让龙溪-虹口的区域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持在90%的水平,灭绝几率小于2%。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供图 ![]() 接受野化训练的大熊猫“琴心”。“琴心”和“小核桃”是两只出生于2016年的“萌妹子”。她们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两年的野化培训后,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放归。 供图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接受野化训练的大熊猫“小核桃”。“琴心”和“小核桃”是两只出生于2016年的“萌妹子”。她们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2年的野化培训后,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放归。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供图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湖北神农架50自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