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是红尘?而不是绿尘蓝尘黄尘?

 泽潝先生 2019-06-26

?~?~?~?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红尘啊滚滚,痴痴啊情深,聚散终有时……

等等,为什么是红尘呢?为什么不是黄尘作伴,蓝尘滚滚呢?

红尘这个词最早可能出自汉代班固所写的《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大意是说,“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

这一段的“红尘”,发生在“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之时,正是日出之时一片忙碌景象。

那么红尘的原义指的是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恰好此时日光是红色的,给飞尘也蒙上一层红色,“红尘”因此而得名。

 

“红尘”一词或由于它的浪漫,或由于它的美,一出现就大受欢迎,开始被很多文人在诗作中使用。

如:  

【日出红尘】

飞观霞光启,重门平旦开。……红尘扬翠毂,赭汗染龙媒。(张正见《门有车马客行》)

才分曙色第三鸣,旌旗红尘已出城。(李廓《鸡鸣曲》)  

【日落红尘】

红尘暮不息,相看连骑稀。(张正见《洛阳道》)

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沈。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于武陵《东门路》)

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杨炯《刘生》)

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落红尘昏。(李益《轻薄篇》)  


一开始红尘只与日光有关,但它并不是城市的专利,郊陌、乡村也有红尘:

日起霜戈照,风回连骑翻。红尘朝夜合,黄沙万里昏。(谢眺《鼓吹曲之从戎曲》)

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陈子昂《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韦庄《春日》)  


与日光有关的红尘,正对应早晚忙碌之景,给人以碌碌之感,所以渐渐便加注了纷纷扰扰的内涵,成了人世间代名词。

有些作品中,红尘便开始兼有虚实二义:

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红尘扰扰日西徂,我兴云心两共孤。(元稹《重酬乐天》)

驱马独归寻里巷,日斜行处旧红尘。(李绅《重入洛阳东门》)


到了唐代,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盛,“红尘”又多了一个意思,那就是纷纷攘攘的世俗。

如唐代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诗云:“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

此时的红尘,已被喻指繁华热闹的都市。

在佛教里,红色象征世俗诱惑,代表生命的追求和世人的欲望;尘,乃是尘埃和污垢。


如明贾仲明《金安寿》第四折写的“你如今上丹霄,赴绛阙,步瑶台,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清范阳洵的《重修袁家山碑记》写道:“其自愿混迹红尘,广行善事,以拯危救难。”

这里的“红尘”,就是指让我们烦恼却又逃不开的世俗世界了。

编辑 | 禾吟汐,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