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学习笔记151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9-06-26
各论/第七章,补益剂/补血/四物汤(补血调血)

四物汤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 当归去芦,酒浸炒(9克) 川芎(6克) 白芍(9克) 熟干地黄酒蒸(熟地黄已有成品,干地黄即生地黄晒干,12克)各等分。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15克),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空心食前热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

(老师板书)
主证分析
营血虚滞。1. 全身 - 血虚不荣,头昏目眩,面色无华,心悸失眠,
                    唇淡甲枯,舌淡,脉细弦,或者细涩
          2. 妇科 - 冲任虚损 - 血海空虚 - 经水匮乏,经少或闭经
                  - 冲热不固 - 胎动下血,漏下
                  - 血行不利,月经不调,...作痛

   四物汤历来把它看作是养血调经的一个基础方。
   能够养血调经,从养血来讲,它的证候反映出的病机是血虚血滞。
   在八十年代开始出了一些地方教材,写到四物汤往往说它营血虚弱,病机是营血虚弱,后来从五版写到营血虚滞,这个比较准确,以后一般都这样沿用下来了,只有一些片区的教材,我看到还有写营血虚弱的,说针对血虚证。
   实际上它的证候这种虚滞,有血虚血滞这个特点,看起来血虚血滞是分开的,各自孤立的两个概念,临床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多因虚致瘀了,就相当于自来水管里,血脉当中,血液不充,自来水管里水少了,水少了你看都会流出黄水来,最后流出水垢水锈了,那血也是这样,阴虚往往导致血滞,血虚引起血滞。
* 所以这个方不是说单纯补血,它是补血和血,补血活血的结合。

   所以从表现来看,
   它主要反映了心肝血虚,侧重在肝藏血不足,这是虚的方面了,
* 那肝血不能上荣头面,头晕目眩,面色无华,
* 心悸失眠是肝血不足,不能涵养心神,有心血亏虚的表现。
 @ 心悸失眠,心悸啊,血不能涵养心体,
 @ 失眠呢血不能涵养心神,心体失养,心神失养的表现。
* 唇淡甲枯还是表现在血虚,
 @ 失去肝血濡养,可以出现口唇淡或者前面说的面色无华,都是血虚的表现了。
 @ 甲枯往往是血不养筋,肝主筋,其华在爪。
* 舌象脉象也反映出一种血虚血滞的状况。
   所以这个方主治当中围绕,营血虚滞,这是一般的血虚见症。

* 妇科方面主要涉及到月经,所以说它是调经的基础方了。
   月经方面体现的一种血海空虚不足,冲任虚损,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那妇科方面,如果说阴血不足,
 @ 冲脉不充,就可以血海空虚,造成月经匮乏,月经量少,甚至于经血无源,造成闭经。
 @ 冲任不固,造成胎动、下血、漏下。
   所以,血虚之后,可以血滞,血滞呢那瘀血可以导致出血。血虚之后气必少也,也能反过来加重气虚不固,所以这个是由于血虚之后可以继发引起的。
   血虚引起血滞,
 @ 当然血行不利可以造成月经不调里面,夹有血虚,夹有血瘀的这种不调,以及不通则痛,偏虚证的这种痛经了。

   这是整个病机围绕的不管是全身性的心肝血虚,或者妇科血海空虚,都是一种血虚兼血滞的表现。
   既然从病机来讲,血虚兼有血滞,那不仅仅要补血还要调血,调有调畅的意思,补血和活血相结合,人们往往又叫它和血,所以,当归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和血之品,因为它既能够补血,又能够活血。

一、这个方是一种补血方面的基础方。
   反映出一种基本的配伍结构,在养血方面基本配伍结构。
* 一般认为熟地为君药,
   这个方子灵活运用了,原书里原来说过是作君药的量大,比如熟地用四两,那这个芍药用它的一半,当归、川芎再一半,它是灵活的,因为这个方在很多书里它用法不同,但是看起来很多药都可以当君药,当君药量就大,功效侧重点就变化,所以我们从补血角度的安排君、臣、佐、使,熟地当君药是大家比较统一的,它补血填精,它既能够补血,甘温,又能填精补髓,经血互相转化,肝肾同治。

* 芍药和当归共同的特点都能养血,还都能止痛,
 @ 在这里芍药益阴养血,
 @ 当归补血活血,
   那就能够增强熟地的养血作用,而且使得熟地补血的同时,体现通补,结合起来以后体现通补,补而不滞。

* 川芎作为佐药,
   它不能直接补血,如果血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这个角度它当然,血瘀引起血虚,川芎也用来治疗,但这里主要是活血行气,血中之气药。

   这四味药,
* 古人认为,当归、川芎的活血,是血中之气药。
* 熟地、白芍认为是血中之血药,以补养为主。
   所以配合起来围绕这个补血功能,那是补血活血并用,所以考虑比较全面。这是一般君、臣、佐药,这个基本结构的分析。

二、我们说这个方又是个调经的基础方。
   月经不调,不外乎比如:
* 血虚为主的,
* 血瘀为主的,
* 或者痛经。
   当归是调经的要药,月经不调可以当归为君药,那它的量就要相对大一些。芍药、川芎作为臣药,因为都能帮助它调经止痛。因为熟地养血,作为佐药了。

三、这个方还可以用于活血化瘀。
   这个方可以成为活血化瘀的一个基础方,里面的主要结构,加上桃仁、红花,桃红四物汤不就是活血化瘀的基础方吗。
   如果用来针对化瘀的话,川芎可以作为君药。当归、芍药可以作为臣药,白芍改用赤芍。川芎、当归、芍药,这是后来用于活血化瘀一种很基本的药物。熟地呢考虑活血不伤新血,量减少作为一个佐药。这又是一种结构。

四、用于血瘀引起腹痛要止痛。
   芍药可以做君药,芍药擅长于缓急止痛。当归、川芎增加它止痛作用,作为臣药。那地黄可以作为佐药。

   所以针对血病的不同情况,汪昂说这个方“四物芍地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宗”。灵活运用,安排君、臣、佐、使,灵活运用用量。
   那过去有些人认为就是说,谁当君药、臣药、佐药,君臣之比二比一,臣佐之比二比一,过去有这样的看法,这个太机械了,但总体以哪方面功效为主的话,那个作君药,那它的量就应该大,这是方义分析。
   所以,不是说固定谁作君药,如果用于补血作为基础方,当然熟地作君药。

   至于说到四物汤这个名称,有人认为四物的物, 古代是一种四类的意思,不同类,认为这四个药都是血分药、都入肝经,但治疗方向各是一类的代表,所以四物汤是四类结合在一起,要灵活运用的不是固定的,有这个看法,所以象这个方里利用的地黄、芍药的相配,当归、川芎的相配,这类都是在历来的一种配伍基本结构,围绕着养血、活血、止痛、调经,这几个方面,它各有特长,要灵活结合运用,这是四物汤的方义分析。
   我们这里当然是供一个参考,就是说它这个四物汤在运用于不同情况下,作为主要药物和它这种主次的安排,前面讲了血虚了,血瘀、虚滞,或者月经不调,或者腹痛为主的,那是用君药就可以采取不同,后面相配啊,就有这个安排秩序,主次程度的一个不同,这是作为参考。
   这个汪昂就说:“四物芍地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宗”用这个方灵活运用,就这个意思。所以在方义分析上,君、臣、佐、使,以血虚为主的一个标准,一个君臣佐使安排,其它灵活运用呢,应该在教学当中强调的。

   从四物汤一个配伍特点来看,
   当然原方从安排用量来看,是补血为主的。
   当然历代的医籍当中有的四个药就各等分,有的熟地八两、芍药、当归四两,川芎二两,也有这样的,也并不统一,各个时代的医家根据自己的用法,来确定用量,但是他都是有这样的主次。
   所以用于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全方偏温,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因为它配了川芎、当归了。
   那现在呢比如比较滋腻的熟地,那很多都是用砂仁伴了,本身能够减少它的滋腻的特点,那有时候我们习惯开可熟地,里面开上五分砂仁同用,可以减少它的滋腻程度,便于服用久一些,否则以熟地为主的话,吃一段他就受不了了,气滞作胀了,所以要注意使它这个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在运用方面,
   它以基础的血虚见症为运用基础,也就是说你不管是用来补血,用来调经,他应该有基本的血虚见症,血虚型的,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唇甲色淡,舌淡脉细,这类都是常见的心肝血虚的最基本的表现。

! 如果有阴虚发热,血崩气脱这类就不适宜使用了。
   它实际上这个方还是一种基础方,一种基础结构。

附:
【方解】
   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是从《金匮要略》中的芎归胶艾汤减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
---------------------------------------------
附:
芎归胶艾汤《金匮要略》
芎归胶艾汤方: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氏治妇人胞动,无干姜。
芎䓖 阿胶 甘草各二两 艾叶 当归各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六两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笔记者摘自《金匮要略方论》)
---------------------------------
(笔记者附:
四物汤组成: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
胶艾汤组成:干地黄、当归、芎䓖、芍药、 + 阿胶 艾叶 甘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