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鸡兔同笼教案 红石镇学校 尹旭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课题。 有一天,鸡和兔在草地上玩耍,兔子看到鸡昂首挺胸的样子觉得很威武,就模仿起来。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模仿的吗?谁来说说,一只兔子学成鸡,抬起了几只脚?地上少了几只脚?2只兔子学成鸡,地上少了几只脚?如果地上少了10只脚,说明有几只兔子在学鸡? 鸡也俏皮地学起兔子走路。它是怎样模仿的?谁来说说。如果一只鸡学成兔,地上会多出几只脚?如果地上多了8只脚说明有几只鸡在学兔?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谁愿意试着说一说! 生:这道题的意思就是:今天有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上面有35个头,下面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大家同意吗? (电脑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全班齐读)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请大家猜猜笼子里有鸡和兔各多少只?有难度对吗?原题中数据有些大,我们化繁为简,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1、(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我把原题中的35个头,94只脚换成了8个头26只脚,谁再来读读题。 2、分析并理解题意:找出鸡兔同笼里的数学信息, (1)从上面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 (也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2)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总数一共是26只脚。 能根据这两个信息列出两个关系式吗? 鸡的只数+兔的只数=8只 鸡的脚数+图的脚数=26只脚 (3)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 (4)问题是什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笼子里有几只鸡几只兔呢?猜测的时候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随学生猜想板书并验证。 4.怎样验证你猜测的结果是对的?(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5. 介绍列表法: 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有点乱,怎样才不遗漏?其实我们还可以有顺序的猜。(出示空的表格)猜测验证。 仔细观察表中数据,从左往右观察,从右往左观察,鸡、兔的只数有什么变化?脚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1)减少1只鸡,增加1只兔,增加2只脚。 (2)增加1只鸡,减少1只兔,减少2只脚。 (3)不管数据怎样变化什么是不变的?(鸡和兔的只数,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 师:看来大家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大家发现了在鸡和兔只数和脚数变化的规律,看来真是一个神奇的2,那么这个2是怎么来的呢?(因为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兔就比一只鸡多出了2只脚,也就是4-2=2算出来) 小结:通过刚才猜测验证,我们找到了3只鸡,5只兔。这种按顺序列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列表法。(板书)你觉得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 6. 介绍假设法: 当数字较大时,列表法就太麻烦了,能不能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表格,在刚才的列表法里,我们从鸡有8只,兔有0只开始推算,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者从兔有8只,鸡有0只开始推算,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计算起来更简单,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1)假设全是鸡:下面我们共同研究心得解决方法,请看图示:(演示)现在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跟我一起来假设。我现在一声令下,让所有兔子都抬起前两条腿,每只兔子还有几条腿在地上?我们把抬起腿的兔子都假设成鸡。草地上现在有多少条腿?(16条) 为什么是16条腿?和26条腿比少了多少条腿? 这10条腿是谁的?前腿都去了哪?抬前腿的兔子有多少只呢? 想一想,我让兔子统统抬起前腿,也就是假设把笼子的这8只动物都看成了什么?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推算,同学们这个过程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着用算式表示看看。 (2)假设全是兔:我们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可以同桌边讨论边写算式? 小结:刚才通过列表法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是假设全是鸡,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把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假设法)对比算法,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假设全是鸡,先算出的是兔,假设全是兔,先算出的是鸡。 7.回到原题:你能用刚才的假设法求出“鸡兔同笼”的原题吗?谁与她的想法相同,假设全是鸡?谁有不同的想法? 8.介绍孙子算经(抬脚法):古人又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了解了抬脚法,你想怎样称赞古人的智慧? 四、课堂练习 课本做一做“龟鹤问题”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一起用猜测法、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了我国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方法。应用我们所学的“鸡兔同笼”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似的问题。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猜测 假设全是鸡 列表 2×8=16(只) 26-16 = 10(只) 假设 4-2=2(只) 兔:10÷2=5(只) 鸡:8-5=3(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