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中国十周年特别篇 10 以设计致敬自然,奥本在中国的这十年里,始终坚持尊重自然,从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利用自然,以低影响开发的方式融于自然之中。 建筑与自然的遥相呼应 南京市金陵科技学院科技文化楼 你见过与大自然对话的建筑吗? 它是一座富有生命力的建筑! 它与大自然的地标对话,其裙楼形态回应远处方山的自然天际线。从天空俯瞰塔楼,如同两片充满生机的树叶拥抱大地。绿色屋顶自地面开始延伸,既带来生态功能又以公共空间鼓励师生的社会交往,使整个校园生机勃勃。 这座建筑,因其与方山对话而独特,因其独特而改善校园现有建筑的单一几何体形式,将自然的有机形态带进校园,打破校园里枯燥的正交网格式的空间布局。 修复城市的“指纹”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城市设计 这是奥本在中国实践步行城市的第一篇章。 来到德昌县,登高远眺,可以清晰的看到经安宁河千年冲积后孕育出的独特的三级台地,这如同人的“指纹”,为德昌县烙下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印记! 然而,不幸的是,德昌县城市总体规划忽略了城市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以传统的网格式路网规划城市道路,生硬地将城市的自然肌理切割成若干方格空间。 奥本的设计任务是重新修复城市的“指纹”,我们用一个沿台地而建的带状公园,将被分割的城市空间重新连接起来,同时,为城市形成三条舒适安全、充满发现性与趣味性的生态步行走廊,即:带状台地公园、沿安宁河的带状湿地公园、串联城市重要节点的滨河走廊。 以湿地之美实现城市的生态修复 四川省遂宁市席吴二洲湿地公园 席吴二洲湿地公园在2013年4月开园,是遂宁市居民每日茶余饭后常去的休闲散步之处,以及探索生态的自然学校。 ![]() 席吴二洲是一座自遂宁主城区向涪江延伸的半岛,湿地公园保留了场地记忆和原有植物群落,营造“人在自然中”的景观场所。奥本通过多种变化形式的道路、不同形态的亲水空间、不同种类的栈道、桥梁等实现硬质景观到软质景观逐步的过渡,展示场地的城市-乡村-自然过渡带的特性,保护原有乡土植物群落,修复微生态环境,使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鼓励人与自然的互动对话。 ![]() ![]() 向大自然道一声“Sorry” 陕西省宝鸡市羽山森林公园 宝鸡市羽山(北坡)森林公园是一条平行于新老城区的自然绿廊,当雾霾笼罩整座城市,无疑,这条绿廊应当承担起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发挥城市“绿肺”功能。 ![]() 然而,这条自然绿廊曾经面临着很多威胁,人工建设割裂了自然环境、无序切割令黄土裸露、品种单一的人造林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这一次,我们认真的向大自然母亲道歉,以自然为主,修复自然的创伤。 ![]()
![]() ![]() 还鸟类一个家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湿地公园 你有多久没有见过飞翔的鹭鸟? 在温州市龙港镇有一处鹭鸟的家园,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夹在高楼大厦之间的自然湿地变得拥挤不堪,鹭鸟的生存环境变得极其恶劣。 对于鹭鸟的家园,绝对不能用“过度人工设计、强干预、无互动” 的方式来设计,这里,需要营造一处人与自然生物共享的低影响开发自然公园。 ![]() 奥本强调保护并扩展鸟类的活动区,将人类的活动限制于城市公园的外部区域,同时打造互动性极强的场地边界线,鼓励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 同时,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实现土地管控,打造自然、休闲两个不同风格的高品质生态景观,鼓励人们与自然亲密接触,将尊重自然的观念潜移默化融入其中,使人们形成强烈的环境责任感和对城市生态的强烈认同感。 ![]() ![]() 以自然为本体的博物馆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自然博物苑 这将成为中国第一座以大自然为本体的博物馆。 利用场地中内蕴丰富的人文景观(二程文化园)和茂密葱茏的生态景观(荆山公园),将其打造为一座完全以自然为本体的生态自然“博物馆”,从而创造出与参天大树、浅溪河流、飞鸟昆虫等充满生命力的“展品”全方位互动的深度体验。 ![]() 根据现状地形,规划昆虫廊道和鸟类廊道两条生态走廊,引入自然旅游活动,形成极具互动的生态旅游综合体,同时激发场地及周边的消费潜力、旅游潜力和经济潜力。 ![]() ![]() 生态城市规划/公园城市规划与设计 旧城更新与复兴规划 具有特征性的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旅游规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