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RP为什么总是失败?

 昵称64972930 2019-06-26

首先要说明的:本文所指的 “失败”,是指ERP实施中 【生产】功能的失败。也就是“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达不到期望的智能管理效果,起不到正确指导生产和采购的作用。

纵观ERP应用十几二十多年,要找一个成功的例子看看真的很难! 不管是大品牌的,还是小型的ERP产品,实施的结果好象都是差不多,说时天下无敌,做时有心无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生产还是乱,采购还是乱!工厂生产调度还是靠人工。最重要最核心心的智能化搞不成,你ERP帮我把订单、出入库单、财务报表搞得最漂亮,有啥用?最多只能算是一个进销存+财务系统!

造成ERP项目的这种尴尬局面是什么原因呢?都是一个原因:软件设计太理想化,脱离现实了!这是常规ERP的“先天缺陷”。

常规ERP理想模式就是,围绕供应链三要素:

1、型号(要什么?)

2、数量(要多少?)

3、时间(什么时候要?)

对供应链的供求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运算生成计划,以求最高的效率,最少的资源去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ERP非常诱人的亮点,也是企业家们寄予ERP的厚望!

遗憾的是:常规ERP只适合规范化的大企业。

大企业生产主导性强,生产批量大,资源充足,计划稳定,产能稳定,容易做到计划与执行的吻合。所以,常规ERP在这类企业中能发挥良好作用!

可是,如果常规ERP放到中小型企业,情况将会非常的糟糕!

中小企业中,客户就是上帝,插单改单常有;生产批量小,型号多;产能不稳。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供应链平衡关系破坏,于是,MRP重算出来一大堆修改建议,提供给【手工】去调整。如此一来,PMC(生产计划部)开始不堪重负,久而久之,不好用,放弃,ERP也就难玩下去了。最后,不管原来把ERP说的有多么的高大上,可现实永远达不成企业原本的期望,吃之无味,弃之可惜!

既然按常规逻辑走不通了,“死磕精神”也不是办法,总得找个折衷方案吧!

ERP5柔性生产管理:

ERP5把觉规MRP算法一分为二(算法1+算法2),算法1:管理型号和数量的匹配;算法2:管理时间的匹配。这相当于拆分为“下单”和“跟单”两个功能,算法1和算法2相互配合、支持、协调,实现了既严谨又灵活的柔性生产管理模式,使到插单改单自动处理,无需手工调整。

只要工厂能按基本要求,完善出入库手续,做到帐物同步,库存准确。ERP5保证给你一个动态的、实时的、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让企业的生产管理有条不紊的进行。

ERP5革命性的创新,使到中小型企业的ERP应用,达到最好的智能化水平! 而不仅仅是一套进销存+财务帐!

ERP5优势:

1.插单改单,自动处理,不用手工。特别适应离散型中小制造业。

2.非标生产,工程项目,完美对接供应链功能。

3.个性化开发实施。知己软件可快速理解客户的需求,可为企业量身定做ERP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