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人类将会和机器人结婚。” “保守估计,每个人至少都能活1000年。” 看到以上两句话,你或许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或者科幻小说里的情节。 但是现实中,真的有一档节目,在全世界范围里调查了这些问题。 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明天之前》是不久前开播的一部纪录片,目前已更新两集,播放量近4000万。 主持人曾宝仪带着摄制组,一年时间访问20多个国家的顶尖科学家和行业代表,探讨的每一个话题都玄之又玄。 这一次,是真正的“剧透”未来。 “人类将会在2050年和机器人结婚” 纪录片的第一站,来到了美国圣地亚哥最大情趣玩具工厂。 这个“情趣玩具”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硅胶娃娃。 没错,就是宅男必备的那种...... 但是,这里的硅胶娃娃可没有那么简单。 在这里,一位名叫哈莫尼的升级版硅胶娃娃,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AI伴侣机器人。 外观上,哈莫尼非常逼真,拥有细腻的皮肤、完美的身材、甚至可以模拟人类的体温。 系统设计上,她会头部可以动,能模拟人类的眨眼、微笑、开口说话,甚至可以记住你的喜好,和你谈情说爱。 简单来说,他就像一个拥有完美实体的Siri。 据说,接下来研发团队的目标是:让它像真人一样动起来。 “硅胶娃娃”AI升级,最大的支持者肯定就是它们的用户了。 节目策划人曾宝仪走访了几位“高级玩家”: 资深用户戴维对他的硅胶娃娃谢朵奈一见钟情,他甚至希望未来可以为她升级。 他认为在未来机器人伴侣会被越来的越多的人接受,这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住在泽西岛上的男人西蒙,就更加毫不避讳了。 他称硅胶娃娃是自己的妻子,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它四处闲逛,岛上的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但机器人从一开始的工具化定位,慢慢发展成人类伴侣的角色,自然就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伦理学教授凯瑟琳·查理森是坚定的反对者,她认为: 机器人伴侣的出现会彻底物化女性,甚至使人类丧失人性。 而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级专家戴维·垃维预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爱上AI伴侣会成为主流。 2050年会出现跨种族婚姻,再过100年,甚至可以生儿育女。 或许不久后,《银翼杀手》《机器人管家》《充气人偶之恋》都将变成现实...... “每个人都至少能活1000岁” 有了“机器人和人类结婚”这个大胆的选题之后,纪录片的第二站讨论的话题是更加疯狂: “人类应该追求长生不老吗?” 主持人来到了美国的“长生不老大会”。 这个名字听上去像科幻小说或者武侠小说的会议,在现实中,真的存在。 “长生不老大会”的创始人,是下面二位: 看到这两个人,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还好主持人替我们提问了: “你们到底多少岁了?” 两人听完哈哈大笑,回答:“我们是无限年龄的。”(其实是82岁) 一群不甘接受有限生命的“激进生命延续主义者”,共同讨论科技给生命带来永生的可能性。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宣传如何抵抗生理上的衰老的大会。 大会上先是创始人们慷慨激昂的发言,接着是一些科学家和学者的讨论。 最后,是一场狂欢的的舞会。 “长生不老大会”除了会场,还有一个服务场地,里面有很多摊位和产品: 有把15-25岁年轻人身体里的血浆抽取,再注入到老年人身体里的仪器。 甚至有号称结合了中医,可以增加人“精气”的医疗仪器...... 主持人在参与的时候说: “我突然有一种错觉,好像是误入了一场直销洗脑大会。” 很多人看到这里,找到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这TM不就是美国版“老年大保健”直销吗??? 在这个大会中还有一个生物学领域的大神,名叫奥布里。 他的主张是,衰老本身就是一种疾病,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被治愈的。 在他的预期里,人类都可以活1000年以上。 说起来,人类千百年来为了“永生”所做的疯狂之事实在不少。 古代皇帝拼命的炼丹,现代老年人拼命保健; 还有很多人不惜把自己的尸体保存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里,等待“重生”。 衰老,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痛苦、失去尊严、生命终结。 不得不承认,因为人类的生命有限,绝大部分人类都是畏惧衰老。 但是跨过养生去追求永生,这真的靠谱吗? 未来,或许就在明天 我们都知道AI在进步,机器人会越来越像人类。 科技在发展,人类不可避免的会活的越来越长。 基因编辑、AI智能、3D打印,很多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在现实中已经发生,在未来,它们会加速发生。 很多网友评论:这部纪录片更像一部恐怖片。 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未来离我们越来越近。 而《明天之前》捅破了科技和人性之间的窗户纸,不偏不倚的把这个问题抛给每一个观众。 如果有一种药能让你活到1000岁,你愿意吗? 如果未来人类可以和机器结婚,你能接受吗? ...... 这些问题,留给你们来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