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听话就要能实现有效沟通,有效沟通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青春期孩子身体变化多、情绪变化大,更易受外界影响,他们的主要需求有两个:一、独立。他们开始质疑家长,希望自己掌控生活。二、渴盼被欣赏、认可。他们希望特别被别人需要。 我遇到一个高一的男孩儿,他以前一直学习不错,可突然跟家长大闹不想上学了,通过和家长沟通得知,妈妈一直操纵控制孩子,想尽办法让孩子接受她的主张,小时还好,进入青春期,孩子突然爆发了。 1、要理解、接纳孩子。 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科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 2、家长改变自己的处理模式。 改变说话所用的语气、措辞、态度及行为。过去的做法已经证明无效,所以无论你怎样改变,都能比重复过去的方法多一个成功的机会。 3、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信任。 情绪本身不是问题,真正需要处理的是导致情绪出现的事情或过程。作为成人,家长如果能够跳出这种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怪圈,从孩子成长的长远来看,朋友之间的平等,让彼此的沟通会更流畅,因而就不会为“听话与否”的问题与孩子产生分歧。 4、家长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家长的影响力来自:1、知识,2、榜样的力量。所以家长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积累,通过渊博的学识让孩子信服,此外,还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成为孩子的榜样。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做到心平气和,态度和蔼。 5、适度忍让。 青春期的孩子的比较叛逆,不要硬碰硬,不要跟孩子争高低,认为胳膊总是拧不过大腿,适度忍让,狭路相逢侧侧身,一定让孩子先过去,因为这是他的人生必经路。 6、多赞美、少批评。 有个教育家曾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7、给孩子留个自主的空间。 父母应适当地多给孩子留点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这样,孩子们才有时间或胆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能得到及时称赞,还将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 |
|
来自: 雅博学苑 > 《方法要领,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