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好看的女人很多,才女也不少,但我觉得情商最高,不过卓文君。 卓文君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生在西汉文景之治时代。卓文君的出身并不低,她是冶铁巨匠卓王孙的女儿。不要以为人家家里是做生意的就没什么地位,在古代,冶铁和晒盐一样,都是公家的活儿,没有点后台和地位都轮不到你。所以,卓王孙的社会地位并不低。 卓文君出身好,而且长得极为好看,多才多艺,传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这样一个尤物在家,当时卓王孙家里的门槛早就被踏破了。卓文君在嫁人不到几年,丈夫去世,她年纪轻轻变成了寡妇。虽然仍然有追求者,他们都不是卓文君要等的人。 这一切结束于司马相如的出现。司马相如是当时的一个文人,才子的名气在外,再加上长得一表人才,卓文君初次在父亲家中见到他,两人就已经情投意合了。 当时卓文君自觉虽然是才女,但毕竟是寡妇,怕司马相如看不上他。而司马相如也真是情种,悄悄派人送东西给卓文君的侍从,让侍从向卓文君转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卓文君一收到司马相如的心意,连夜私奔了司马相如。文君夜奔,成了二人的一段佳话。 那时候的司马相如虽然才子的名气在外,但因为还没有考取到功名,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穷书生。卓文君这样一言千金大小姐跟着他,只能过苦日子。 再说回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这边,当他听说自己的寡妇女儿居然私奔了司马相如,简直气到爆炸,他觉得很丢人。他派人告诉卓文君,我的钱财,你一分钱都分不到。 后来,两人日子实在穷到过不下去了,卓文君对她的夫君说,我就不相信我父亲真的不会给我们钱,只要我们回到临邛,如果日子过不下去了,我父亲的脸也会挂不住,还是会屈服于我的。于是,夫妻俩从成都又回到了临邛,在她父亲眼皮底下,做起了卖酒的小生意。卓文君甚至亲自去给客人倒酒。 卓王孙好歹也是个巨贾,有头有脸,听说自己的女儿在给别人倒酒,脸都挂不住了,最后只能把家财分了一部分给卓文君,打发他们回去成都。 就这样,在卓文君和她爸爸的交手这一回合里,卓文君成功了。 回到成都,夫妻俩购置房屋和田地,雇佣佣人,过起了让人羡慕的生活。 司马相如终究不是池中之辈,后来他靠着才气,写出了很多出名的文章,其中就包括《子虚赋》和《上林赋》。凭借着才华,他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出人头地了。 现代版的“男人有钱就变坏”,古代版就是“男人有出息就变坏”,司马相如也不例外。总之,当自我膨胀后,他已经忘记了成都还有一个为他付出了多少的卓文君,在外面重新找了个妻子。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封信寄回成都给卓文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十三字书”。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若是给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去读还真读不出什么意思来,而卓文君却一眼就看出,司马相如在暗示她,两人的一切都已经成为回忆。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般的女人要么一哭二闹三上吊,要么黯然神伤,悲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和男人的始乱终弃。然而,卓文君不是一般的女人。 卓文君回了一封《白头吟》和一封《诀别书》给司马相如,其中对二人爱情过往的回忆,也有对现状的冷静认识。她不卑不亢,没有怨恨谁,也没有哭闹,她是一个受过教育,有非常高的文化素养的女子。 就是一封《白头吟》,换回了司马相如的心。浪子回头金不换,后来的司马相如,再也没有提过要离开卓文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枕边人,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女子。 不管司马相如是不是渣男,是否值得,但我始终觉得卓文君真的是太厉害了。即使是在现代,作为一个女生,面对另一半变心时能冷静而且不卑不亢地应对,最后体面地赢回爱情,都是非常罕见的。更何况,这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事情。只能说,卓文君的情商,完全不低于她的才气。这段历史佳话后面,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女人冷静的表情和完爆所有人的智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