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诗到宋词, 诗人们或喜或悲, 多是愁苦之态, 但只有一个地方例外—— 田园乡村。 在田园乡村时, 诗人们的心情都是闲适放松的, 他们写下许多名篇, 至今读来, 依然让人对田园之乐心向往之。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这个田园多丰硕。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光是想想这个场景,都觉得安静宁和,十分美好。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也是夏天,斜阳照着村落、牛羊都回家,老人拄着手杖等着放牧的儿童归来。麦苗吐秀,桑叶稀疏,农夫扛着锄头回来,互相问好,言语依依。多么宁静和谐的景象,多么可爱闲适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王维羡慕不已,他说,这么闲适安逸的生活,让人怎样不羡慕,他不由唱起了《式微》歌。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农忙图景。 《商山麻涧》 唐·杜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悠闲的长者自喝着酒,清秀的女娃戴着野花。自己感慨舟车劳顿辛苦,惆怅地在溪边的细沙上写写画画。 宁静的山村,悠闲的长者,秀丽的山村女子,他们都自顾自的过着悠闲的生活,恍若世外桃源般。 《鹧鸪天·戏题村舍》 宋·辛弃疾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 鸡鸭成群到了晚上也不关起来,桑麻生长超过了房脊。什么都不在乎,我正羡慕农村生活;什么都不要,吃饱就行。 新生的柳树,旧日的沙洲,去年溪水是打那边流。人们说此地的儿女们,不是嫁给余家,就是娶了周家,其乐融融。 《新凉》 宋·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一望无际的水稻那么齐整,太阳穿过树叶投影 在地上。黄莺鸟也喜欢这清凉的天气,飞到青山影子里不停地啼叫。 水稻、日影、黄莺、青山,多么美丽乡村,多么自然的景致。 《南乡子·秋暮村居》 清·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 一路空山万木齐。 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 灯火荧荧归路迷。 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家在寒林独掩扉。 不要以为纳兰容若只会写情诗,不要以为纳兰容若只会忧愁悲伤,这首田园小词轻快浑朴,处处透着词人对田园生活的欣喜和向往呢! 溪流上飘着红色的落叶,山林里寂静无人,试上小楼眺望,只见一片烟雾笼罩着十里湖泊。 狗吠声杂着鸡鸣,灯火闪闪烁烁,都迷路了。山路忽远忽近,时东时西,而那林木深处的家,正孤独的关着门。 《田舍》 唐·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柳条枝枝垂落,枇杷树树透出清香。太阳下山了,鸬鹚大大丰收,捕得满仓的鱼儿。 虽是一个偏僻的地方,却不改田园闲适本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