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植西红柿,这些病害要提前预防,后期才能产量高品质好

 媸莲 2019-06-26

病虫害是制约作物高效生产,和关系到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西红柿的多种病害都和前期的管理有关,就是说,前期管理不当,就不能培养出丰产的植株,同时也会为病害埋下“隐患”。今天我们要说的病害,是西红柿的生理性病害,如我们在其生长前期因温度、施肥、使用激素不当等,是很容易造成西红柿脐腐病、空洞果、畸形果、青皮果、缺素等一些生理性病害的。

常见的生理性病害

西红柿生理性病害发生的原因,常是由环境条件不适,或因我们栽培管理不当而引起的。一般和细菌、真菌、病毒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防治上,也是以改善和补充,植株生长所需的条件为主。

1,西红柿脐腐病

脐腐病在西红柿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一般认为是水分供应失常,和缺少钙元素、硼元素导致的脐部周围腐烂。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得不到充足的钙元素,而使得脐周围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从而引起脐腐病。结果前期水分充足,而后期干旱缺水,也是导致脐腐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预防番茄脐腐病,主要在幼果期喷施叶面肥来预防。可使用1%过磷酸钙,和硼元素肥,每隔两周左右喷施一次,连喷2-3次,可有不错的预防效果;西红柿叶面补钙,可从苗期一直到采收前均可使用,一般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效果不错。

2,西红柿畸形果

西红柿出现畸形果的几率,保护地种植高于露地种植。果实出现畸形后,可使果实降低或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可见危害还是挺大的。

在西红柿苗期,2-6叶时是花芽分化时期,如果夜间温度长时间低于12摄氏度,是非常容易出现畸形果实的。温度不稳定,有时高有时又特别低,高温超过35摄氏度,激素使用不当时,也是容易导致果实畸形,或开裂的。

夜间温度过高,造成植株徒长,光合产物不能及时输送到果实中时,便可造成西红柿果实空洞果出现。另外,植株生长环境温度较低,植株生长不良,而种植户又急于求成,使用果实膨大剂促膨大;这样就使本来就缺少营养的西红柿,在使用药剂的不当时,出现的空洞果现象。

正确使用膨大药剂应掌握好时机,要在田间植株长势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水肥充足的条件下使用,这样就大大降低空洞果出现的几率了。

3,西红柿青皮果

顾名思义,青皮果就是果实表面局部出现褐变或青皮,有些果实呈茶褐色变硬、坏死,果肉硬化,品质差,吃起来没有味道。阴雨天光照不足,低温,湿度高,或夜间温度过高等,该病比较容易发生;另外,田间偏施氮肥,导致钾肥吸收不足,积水或湿度过大时,铁元素吸收受阻,往往也会出现大量青皮果。

选对品种栽种,是预防青皮果的一个有效方法。选择皮薄,植株叶片小,抗青皮果的中形果型品种栽种为佳!田间重施有机肥,不宜过量使用铵肥,阴雨天、寡照时,有条件者可增加光照设备。大棚种植应在晴天及时揭掉草帘,揭时应避免一次性揭完,避免植株出现闪苗现象。

植株定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或专用的叶面肥,来提高植株的抗性;坐果后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加强肥水管理。

4,西红柿缺素

西红柿缺钾,可见植株中下部叶片叶缘失绿黄化,缺钾时可严重影响幼果的发育,降低果实的品质,还可引发番茄青皮果的出现。

西红柿缺少镁元素时,植株下部叶片普遍黄化,并由下向上发展。西红柿植株缺少镁元素时,叶片失绿变黄,叶绿素降低,光合作用减弱,严重影响营养的积累。所以,西红柿缺素,也是引起减产和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后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可用速效肥或草木灰均可,叶面补充镁元素,可喷施0.2%左右的硫酸镁即可。对于其他微量元素,如硼、钙、锌等,也应定期补充,喷施时注意用量、浓度,避免出现肥害。#谷丰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