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RTKL新作 | 丰台创新中心产业园适应性再设计

 开心就好xfd 2019-06-26

发布近期作品和实践探索。

CallisonRTKL从未止步于建筑。


CallisonRTKL副总裁刘晓光主持设计的丰台创新中心进入施工阶段。园区符合国际LEED-ND金级认证标准,主楼符合国际LEED-CS铂金级认证标准。

产业园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企业”为细胞聚集成“产业”载体的空间聚合形式。随着产业园不断更新迭代,从生产型到效率型,再到智慧型,特色主题如物流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生态园区,以不同维度定位出的多种类型,它们的最小单位始终是“企业”。当我们尝试将“细胞“分解,以“人”作为个体单元,将产业园的“工作”属性和“人”的生活需求充分融合,一种新的形式应运而生——产业社区。

丰台创意中心作为产业社区新实践,打破“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将产业园的科技驱动、产业服务、资本催化与社区的社交、生态、文化、智慧、健康相融合,实现了更友好更包容的产业语境和生活状态。

丰台创新中心位于北京市汽车博物馆西路,紧邻北京西南四环,规划之初的愿景是“面向未来的科技产业园“,但当时的设计并不能满足业主对于该项目的定位与需求,于是邀请CallisonRTKL修改原设计并进行深化。作为一个适应性再设计项目,设计团队需要面临诸多限制与挑战:保持总平面基本不变;建筑位置、高度、层数保持不变;地下室人防布置保持不变。

原总平面布局图

CRTKL总平面图

原总体规划中,一系列形式相同的方形办公楼围合出三个城市街区,中央轴线上的政府大楼两侧是两块大尺度公共开放空间。一条穿过西地块的地铁线,致使建筑避让和边界缺口,打破了平面的对称性和统一性。原设计对标准化方盒子办公楼的设定,是为了最大化得房率:更适合个体租户,不利于培养社区氛围。为了将项目重新设计为充满活力的产业社区,主创设计师刘晓光先生在限制中重新思考,通过再设计实现丰台创新中心的定位:打造产业社区标杆与全球技术创新基地,提出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与金融创新。

工作场所的发展趋势正在从固定的单一的办公地点,转变为给人以独特体验及丰富社交生活的场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无法割裂,就更需要不同功能混合联动的工作环境。丰台创新中心置入更多公共空间、服务功能和交往场所,成为提供优质环境和活力空间的产业园区综合体,并提升了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公共空间立体化

面对诸多限制,设计团队从建筑到景观、由室外到室内、自地上到空中进行整体构思一体设计,整合出一套系统化、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核心公共空间与每栋建筑在地下一层相连,形成以地下为主的公共活动空间,地上通过核心景观建筑和首层至地下一层的转换空间与地下相连;通过建筑共享大堂及公共空间作为联系节点,串联起建筑间、建筑内外、以及地上与地下的公共空间;办公楼宇内部从地下层共享空间连接首层大堂,扩展到空中共享大堂,最终到达屋顶景观平台,形成建筑内部自地下、地上和空中的立体化的公共空间系统。

功能混合联动

基地的两个地块(35#和36#)由于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差异,空间氛围各有侧重:35#结合康体功能和球场,商务氛围中更偏向运动;36#结合展览会议,更偏向正式的商务氛围,侧重交流。两个地块资源相互联动共享,客观上也带动东西区间的交往,增加园区一体活力。地上和地下通过空间和交通组织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将立体绿色景观融入公共空间系统,释放地下空间,提升体验和商业价值。

结合35#自身用地特征、运动主题,以及西北侧和西侧人流来向,在绿地中布置广场,广场链接路径,形成步行系统。将36#自身用地的严整、规矩、围合感强的特征强化,营造一个边界清晰明确的“园”,其内部布置绿化景观。

空中共享大堂

建筑的上部面向园区形成空中“景窗”,巨大的“缺口”与立面墙体形成虚实结合的戏剧化平衡。“景窗”的内部空间作为社区的空中大堂和花园,像一个舞台般向外部开放,内外的互动关联,完成了面向城市界面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与周边建筑的统一协调中求得变化。

设计体现新兴产业园区的性格气质,既需要平实朴素的立面特点,又需要体现工作人群舒适、便利与活力的空间诉求,将功能反应到空间,并体现到外部界面,把公共空间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对平面的设计整合和严谨的计算验证,新设计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为运营者创造了更高效益——看似浪费空间,实则创造空间。

设计团队与业主团队进行项目沟通会议

设计团队与业主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多次沟通,再设计方案也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华夏幸福北京事业部设计总经理胡轶表示:“为了打造花园式的新型办公环境,将已经做好的规划推倒重来,采取建筑周边布置的形式在场地中央形成大面积绿地,在绿地之中又嵌入了赋予文化功能的两所景观建筑,有效联系了地下与地上,同时形成了魅力文化交往空间。通过分析周边不同界面特质和道路关系,研究不同体块、空间的组合,结合基于经营角度的产品类型布局方式,最终形成‘人性化、社交化、生活化公共空间 城市绿芯、公园化办公生态圈。”

设计团队与业主代表合影:项目经理杨国华(左一)、项目负责人/主创设计师刘晓光(中)、华夏幸福北京事业部设计总经理胡轶(右一)

刘晓光 Xiaoguang Liu

/ CallisonRTKL副总裁 /

刘晓光先生先后在清华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获得建筑学学士及硕士学位。他主持设计了众多知名文化公共建筑以及办公建筑,包括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科技馆新馆、上海科技馆、上海新江湾文化中心、联想全球总部等。

团队成员:Guohua Yang, Yuguo Wang, Risha Na, Kanru Yang, Hao Wang, Siqi Zhu, Thomas Yamaki, Kirill Pivovarov, Yue Sun, Huanyu Hou, Siyu Wa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