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本事”的子女,往往更容易斤斤计较,都是父母和家庭的悲哀

 魏亭亭 2019-06-26

邻居家有吵起来了,以前别人羡慕他们家儿子多,有福气。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大家都很少和他们往来了,怕招惹是非。

曾经有个邻居去劝说他们家儿子,要善待老人,结果反而被骂了一顿。为什么出现这种不和谐的氛围呢?

原来,老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偏心对待,尤其是对老二。现在他们老了,需要赡养时,他们就开始分彼此了,老二的声音最大,他说他没多少收入,少出点费用,老大收入高该多出点费用,老三说他也不占便宜也不吃亏,出自己应该出的那一份,四分之一。

老四是女儿,她就不干了,说自己是女儿,嫁出去了,养老是儿子的事情。但对于老人的那套房子,他们又争吵着说自己是老人的儿女,理应有一份是自己的。老人经常看到这样争吵的画面,止不住的流泪。

毫无疑问,这些儿女没有一点责任感,没有一点担当。有利益尽可能的争取,有麻烦,需要负责任的就各种推辞。没本事出钱出力,却有本事争夺利益,难怪他们一直没有“没本事走出去”,就一直在老家生活着。

也许正是因为生活水平太低了,所以想要努力的得到一些轻松的钱财。尤其是在这些方面的斤斤计较,更是看清了他们的本来面目:

1、赡养老人:嫌弃方面老了不中用了,又盯着老人的财产和养老金

赵大妈年轻时,也有偏心的现象,对老二好,老二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总是放在心上,对老大的请求选择性的帮助。尤其是带孩子这件事上,而老二的孩子特别上心,而老二也乐意照顾老人,因为除了帮助他们以为,老人还会用自己的钱补贴他们。

在老大那里,待不了几天就要走。赵大妈上了年纪后,行动多有不便,而且不能帮助老二了。老二就把老人送回老家了,但是老人的养老金却不给她。赵大妈,这时候想到了老大,毕竟自己是他的母亲,他不可能不管,何况他的条件还好一些。

但老大不同意照顾赵大妈。说:“有好处的时候,永远只有老二,养老的时候,就想起我了,老家的房子我可以不要,我最多给我该出的养老费,但不会接你到我家去。”赵大妈,忧忧郁郁的,没几年就过世了。更多的人说她活该,然后就说老二的不是,难怪一辈子也就只能那样了。

2、老人生病:推卸责任,稍微付出了一点就说自己吃亏了,别人占便宜了

林大爷老伴生病了,需要住院治疗,当然也就牵涉到了费用的问题。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费用一人一半,很公平。女儿除了除钱,还会陪伴老人,也会给老人买饭菜、水果等,物品,但没有计入到要平摊的费用中。

而儿子买任何东西都是记账了的,哪怕是一只笔,一个本,或者是自己在看望老人时买的喝的饮料都是记账了的。这差点把姐姐给气死,并不是说,姐姐出不了那么点钱,而是弟弟的这种做法,让人心寒。

儿子陪伴少不说,还总喊累,说自己专门抽时间来,请一会假就没有奖金了,各种斤斤计较。原来大妈从小就偏心儿子,为偏心的事,也没少和林大爷吵架,而女儿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不计前嫌来照顾,已经算不错了。但是看着弟弟那样的做法,如果下次母亲生病,她说她就不来了。

3、争夺房产:为了财产,不惜血缘关系

刘大妈有两个女儿,由于家庭条件,早早的进入了社会。二女儿长期在身边,和二女儿的感情比较好,虽然二女儿很任性,但因为年纪小就偏心与她。大女儿也知道这事,但不计较,也会把挣来钱给妹妹花。

可及时如此,妹妹却看不上姐姐,说她没文化,一辈子也只能干点苦力。姐姐并不和她争论,还是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二女儿结婚有离婚了,带着一个孩子,刘大妈照看着。这个时候二女儿居然说,让妈把房子过户给她。

大女儿就没好气了:“妈妈还要不要生活了,现在就惦记着别人的房子了,难道帮你的还帮少了吗?你不是说你书读得多高人一等吗?看到财产了,就打歪主意了哦?想要独吞房子没那么容易!”

这多少都反应出了一些教育问题,父母以为自己偏心的那个会同样对自己好,结果能,往往是被偏心的那个最容易出幺蛾子。所以平常教育孩子时,尽可能的做到公平,至少让孩子觉得公平。

不管是男孩女孩都是自己还在,他们心中却爱了,就会觉得不公平。对父母意见多了,父母老了就知道当初的做法是多么的不可取。孩子之间也要教他们相互谦让,懂得谦让,也要懂得相互帮助,报团取暖最容易在社会上扎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