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襄公该不该称霸?

 金锣山 2019-06-27

因为语文课本《子鱼论战》的关系宋襄公被视为躬行仁义的反面教材,他所追求的称霸事业也沦为千古笑柄。透过当时的时代特色,我们不禁要问:宋襄公到底该不该称霸?

称霸的规则

与战国时期惨烈的杀伐征战相比,春秋时代的战争是比较柔和的,也是比较文明的。就称霸的目的来说它并不是以多杀敌夺地为目的,而是在以尊奉周天子的框架下让诸侯国自己主持人的身份来维持霸主的地位。也就是说,霸主候选人打败潜在对手,而对方认输,霸主行使对属国的权力。而诸侯国履行对霸主的义务,所谓“以德绥诸侯”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宋襄公该不该称霸?

以第一任霸主齐桓公来看,在其称霸的道路上军事手段并没有起主要作用。以长勺之战和乘丘之战之战为例,齐桓公都是吃了败仗的,而在其后的生涯中军事行动的次数并不多,以军事结果来衡量,齐桓公显然没有称霸的底气的。

齐桓公的称霸是以国力作为依托,采用经济和外交手段为主,从弱到强,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来稳步实行称霸步骤的。

宋襄公的资本

第一 在周朝五等爵位中宋国处于第一阶层的公爵地位。连周天子见了也要客气三分,不以臣礼而以客人对待,这是宋国的优势,也是宋襄公称霸的资本。

第二 宋国君臣一心,内部团结。在君位传承过程中宋襄公有过让国的举动,而让国的对象就是子鱼。即位后,子鱼倾心辅佐,国力不断增强,这是内部环境。

宋襄公该不该称霸?

第三,齐桓公的青睐,托付后代。

正是看重宋襄公身上的优秀品质,所以齐桓公在生前就嘱咐宋襄公在自己百年后扶持自己的后代。用现在的话说齐桓公这是把托孤重任交给了宋襄公,在上任霸主的加持下,宋襄公的霸业显然有不少加分项。

果不其然,齐桓公死后五子争权,齐国大乱。宋襄公也不负所托,纠集诸侯国拥立公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宋襄公的做法很符合齐桓公“兴亡继绝”的传统。

行文至此,我们看到的完全是一个正能量的宋襄公:有公爵之尊,有让国美德,有仗义扶立之举,可以说宋襄公的条件比起齐桓公也不遑多让。因此,宋襄公完全有资格称霸。

宋襄公该不该称霸?

蛮夷的规则

楚国自立国之初就奉行者不与中国通的做法,而历代楚王更是以蛮夷自居,楚国尚未加入到周文化之中。宋襄公与楚成王的遭遇是两种不同文化冲突造成的“误会”,宋襄公以身份贵重来压人,而楚成王以实力为基础,更是做出捆绑宋襄公的惊人举动而为列国所笑。他们的遭遇是鸡对鸭讲的诠释。

评价:对规则认知的偏差让宋襄公成为笑柄是礼崩乐坏的一个插曲,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宋襄公个人的悲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